江蘇輪胎企業才走出美國輪胎特保案的困境,又受歐盟輪胎標簽法沖擊。據昆山檢驗檢疫局統計,2013年第一季度昆山出口輪胎1464批,金額11213萬美元,同比批次下降1.9%,金額下降22.8%,出口量遭受重創。作為江蘇輪胎生產重要基地,昆山出口量占總量1/3,直接拉低了江蘇地區輪胎的出口增長。
“所幸我們在歐洲、北美都已設有工廠,歐洲的工廠去年已開始量產,今后出口歐盟的訂單也會更多選擇周邊工廠直接生產,從而降低一系列成本”固鉑(昆山)輪胎有限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雖然做了積極應對,但在送檢報表上顯示,該公司一季度出口3022萬美元,同比下降29.5%,其中出口歐盟67萬美元,同比下降73.8%。
歐盟輪胎標簽法規于2012年11月1日起執行,規定對象為2012年7月1日起生產的轎車胎、輕卡胎、卡車胎及公共汽車輪胎。受此影響,江蘇地區2012年出口歐盟輪胎金額為38743萬美元,同比下降19.5%。江蘇地區對歐盟輪胎出口量在連續三年出現30%以上增長速度后,2012年急劇下滑。
業內人士分析,歐盟輪胎標簽法,表面上看是一個標簽問題,其實質涉及輪胎的安全、環保、能耗等指標數據,對我國出口輪胎的生產技術、檢驗標準、檢測手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檢測設備設施手段方面。歐盟輪胎標簽法規的頒布實施,將直接提高輸歐輪胎的測試成本,間接提高輪胎的生產成本,促使消費者更多地選購高端輪胎。
從統計數據看,2012年江蘇輪胎出口金額小幅下降。進一步分析發現,除歐盟國家以外,2012年江蘇地區出口輪胎繼續保持增長。輪胎企業曾通過加大研發投入、調整出口產品結構、調整輪胎出口價格、與美國經銷商適當分擔特保案高額關稅、調整出口輪胎的原產地來回旋應對美國輪胎特保案,此番又該如何應對歐盟輪胎標簽法沖擊。
據悉,江蘇地區是目前中國輪胎生產重要基地,輪胎出口量位居全國第二位,世界知名輪胎企業普利斯通、住友、固鉑、東洋、錦湖、韓泰、正新、建大、南港、華豐等都在江蘇投資建廠,內資輪胎企業有雙錢、徐工和紅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