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帶動了國內輪胎行業的快速成長,但是問題伴隨而來。國內外輪胎企業紛紛搶占中國市場,惡性競爭開始不斷出現,輪胎產品的質量嚴重參差不齊,損壞了消費者的利益,也使行業發展面臨紅牌警告。
輪胎業出準入條件格局或變
因此受工信部委托,中國橡膠業協會組織開展了《輪胎行業準入條件》的研究制定工作,并將于7月底上報擬稿到工信部。目前的信息顯示有望在8月份看到《準入條件》出臺。
尚普咨詢機械行業分析師認為,輪胎行業準入條件的頒布將使合規合法的大型輪胎企業受益,尤其是資產規模達百億元的企業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因為《準入條件》將對企業的能耗,排污等各個方面進行嚴格限制,這對小型企業來說是難以跨越的鴻溝。出于成本的考慮使得這些小企業從一開始就沒有注重這些方面的建設,加上輪胎小企業資金鏈本來就緊張,未來的產品不合格率將大幅提升,訂單的減少將直接把小企業淘汰。到時市場將呈現“強者恒強”、“大魚吃小魚”的格局。
從《準入條件》的討論稿來看,內容中新增了對輪胎綠色環保以及產品質量標準的具體要求;同時對企業的能源、資源使用效率也設置了相應的門檻;對企業的排放污染物限值要求也進一步提高;并且將繼續維持執行之前的“三包”政策,以及對缺陷產品需要無條件召回等條款。這些原則的加入將進一步規范輪胎市場,對整個行業大有益處。
《準入條件》出臺后可能會使得輪胎價格有一定幅度的上漲,但由于天然橡膠等原材料價格下跌幅度較大,因此輪胎的毛利率可能反而會有小幅提升。
據尚普咨詢發布的《2013-2017中國輪胎制造市場深度調研報告》顯示,此次《準入條件》是在工信部2010年出臺的《輪胎產業政策》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制定的。就新增內容來看,多對大型上市企業有利。工信部提出的對輪胎企業的星級管理模式也符合這些輪胎企業的企業文化。在準則出臺以后,各輪胎企業將受工信部審核,通過審核的輪胎企業會被公告,進入公告的輪胎企業將可以受到國家層面的支持。這種方式結合了淘汰落后產能、抑制產能過剩以及改變市場監管缺失等各種目標,效果如何還將等待市場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