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乙丙橡膠2002年消費量為2.9萬噸/年,預計到2006年乙丙橡膠的總消費量將達6.0萬噸/年,需要有新的生產能力滿足需求的迅速增長。國內吉化、燕化公司都在考慮新建三元乙丙橡膠(EPDM)裝置,DSM早就想在中國新建乙丙橡膠裝置,據媒體報道,拜耳公司正在考慮在上海漕涇投資2億多美元建SBR裝置和三元乙丙橡膠(EPDM)裝置,日本三井化學公司正考慮在中國建設一座生產高性能乙丙彈性體(Eptalloy,乙丙合金)廠。如果乙丙橡膠新建裝置落成,新建裝置所在地的乙烯、丙烯、第三單體的發展狀況將會影響乙丙橡膠新建裝置的效益。
1.乙烯
目前,我國現有乙烯生產裝置18套,生產能力在3O萬噸/年以上的生產裝置只有7套(燕山石化、上海石化2號乙烯、 齊魯石化、揚子石化、茂名石化、大慶石化、吉林石化大乙烯),其余的生產裝置(天津石化、中原石化、廣州石化、吉林石化小乙烯、蘭州石化、撫順石化、獨山子石化、遼陽化纖、東方化工、盤錦乙烯、上海石化1號乙烯)生產能力大都在20萬噸/年以下。規模化經濟是當今乙烯工業的發展趨勢。2001年世界乙烯裝置平均規模已經達到42.7萬噸/年,最大裝置規模已經達到189萬噸/年。我國乙烯裝置平均規模為24.7萬噸/年,遠遠低于世界平均規模。目前,我國乙烯工業與國外乙烯相比,差距主要還表現在技術裝備水平、檢維修周期、物耗能耗以及人員配備等幾個方面,從而導致了我國乙烯工業現金操作費用高、經濟效益低下的局面。
近年來,我國的乙烯產量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勢頭。2000年我國乙烯產量為469萬噸,2001年我國乙烯產量達到479萬噸,比上年增長1.O2鬈。2002年乙烯產量為540萬噸,比2001年增長1.13鬈。預計2003年產量為590萬噸。
未來我國乙烯需求仍將有較大的缺口,預計到2005年,我國乙烯的消費量將達到1500萬噸/年,同期乙烯生產能力將翻一番,達到830萬噸/年,仍有近一半的乙烯當量需求要靠進口產品滿足。2010年乙烯消費量將達到1900萬噸/年,乙烯當量石化產品仍然有短缺。為此,世界各大跨國公司看好我國乙烯市場將不斷擴展的商機,紛紛參與中國乙烯工業的規模化經營。5家跨國公司-巴斯夫、BP、殼牌、埃克森美孚和陶氏化學公司在中國組建了6家大型乙烯合資企業,埃克森美孚組建了2家。
巴斯夫公司與揚子石化公司(巴斯夫/揚子石化/中國石化各持股50/12.5/37.5)參與揚巴一體化60萬噸/年乙烯工程,定于2004~2005年投產。BP公司與上海石化(BP/中國石化/上海石化各持股50/30/20)參建賽科石化9O萬噸/年乙烯工程,定于2005年投產。殼牌公司與中南海(殼牌/中南海/廣東各持股50/45/5)參建南海8O萬噸/年乙烯工程,定于2005年投產。陶氏化學公司與天津石化公司(各持股50/50)合資的乙烯項目可望由原來的6O萬噸/年擴大到100萬噸/年,推遲到2008年后完成。
埃克森美孚公司與福建煉化(埃克森美孚/沙特美孚/福建煉化各持股25/25/50)參建6O萬噸/年乙烯工程,定于2006~2007年投產;埃克森美孚還與廣州石化公司合作改建煉油和乙烯項目,將使煉油能力由750萬噸/年增加到1000萬噸/年,遠景規劃擴增至1800萬噸/年,乙烯能力遠景規劃將由2002年的20萬噸/年擴大到100萬噸/年。該100萬噸/年乙烯裝置可望在福建合資項目完成后2~3年內建成。臺塑集團原先計劃在臺灣麥寮建設的世界規模級石化聯合裝置,也可能改建大陸寧波。臺塑擬使該石化聯合裝置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單系列石腦油裂解裝置,乙烯能力為150萬噸/年。魯姆斯公司(ABB Lummus Globa1)、KBR公司和斯通一韋伯特公司都對此感興趣,預計該裂解裝置投資7.5億美元,最早可望2008年建成。
2.丙烯
我國現有丙烯生產企業近50家,其中蒸汽裂解生產丙烯16家,其余為煉廠丙烯生產廠家。
近年來,我國的丙烯產量繼續以較大增幅增長。2000年我國丙烯產量為469.31萬噸,2001年我國丙烯產量達到477.85萬噸,比上年增長1.8%。2002年丙烯產量為532.07萬噸,比2001年增長12.1%。預計2003年產量為570萬噸,2005年為673萬噸。
我國丙烯的消費量增長也很快,2000年我國丙烯表觀消費量為485.6萬噸,2001年表觀消費量為504.77萬噸,比2000年增長4.0%。2002年表觀消費量為561.76萬噸,比2001年增長11.3%。預計2003年我國國內市場對丙烯的總需求量約600萬噸,丙烯供需缺口約30萬噸。2005年丙烯需求量將達953萬噸,丙烯供需缺口約280萬噸,自給率為70.6%。
近兩年我國丙烯進口量有較大幅度增長,2002年進口丙烯達29.69萬噸,比2001年增長9.7%,進口量約占國內消費量的5.3%。
3.第三單體
到目前為止,工業上生產三元乙丙橡膠(EPDM)用的第三單體有乙叉降冰片烯(ENB)、雙環戊二烯(DCPD)和1,4-己二烯3種。乙叉降冰片烯(ENB)主要依賴進口。由Nippon公司、Sanyo公司和Dow化學公司合資組成的Sunrise化學公司最近在美國得克薩斯州Pasadena建成投產一套2.0萬噸/年乙叉降冰片烯生產裝置,Sunrise化學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乙又降冰片烯生產廠家。 雙環戊二烯是環戊二烯的二聚體,目前世界年產能力的45萬噸,主要生產商有陶氏化學、埃克森美孚、萊昂得爾、殼牌和Texmark公司。此外,日本合成橡膠、吉昂、日立化學和丸善石化公司也生產雙環戊二烯。據報道,習本N i P P 0 n石油化工公司將在日本川崎(Kawasaki)新建一套生產能力為1.0萬噸/年的雙環戊二烯(DCPD)生產裝置,裝置將于2003年8月開工。
國內大型雙環戊二烯裝置均以裂解c5作為原料,主要生產商有遼陽石油化纖公司和上海金森石油樹脂公司。其中,遼陽石油化纖公司生產的純度為85%的雙環戊二烯主要出口歐洲,開工負荷率較低。
國內外雙環戊二烯消費結構有較大差別。國外主要用于生產高飽和透明烴類樹脂。國內主要用于生產不飽和聚酯、乙丙橡膠和石油樹脂等。預計2005年國內雙環戊二烯產量為1.5萬噸,總需求量為3萬噸,缺口約1.5萬噸。2010年產量約2萬噸,總需求量約4萬噸,缺口2萬噸。
1,4-己二烯作第三單體只有美國DuPont公司。
隨著三元乙丙橡膠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又研制開發出一些新的生產三元乙丙橡膠的第三單體,主要有以下幾種。
(1)1,7-辛二烯。美國殼牌公司采用1,7-辛二烯作第三單體合成具有高度無規共聚反應及良好加工性能的EPDM橡膠。催化劑采用一種高活性立體有擇催化劑,使乙烯、丙烯及1,7-辛二烯被共聚合成EPDM橡膠產品;
(2)6,10-二甲基-I,5,9-十-三烯。日本Mitsui石化公司1996年)開發出一種新的不飽和乙烯聚合物橡膠,它是以6,1O_-二甲基1,5,9-十-三烯為第三單體,在茂金屬雙(1,3-二甲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鋯和甲基鋁惡烷存在下制得EPDM橡膠。此EPDM橡膠不僅硫化速度快,而且具有良好的耐熱、耐侯及耐臭氧氧化性能;
(3)3,7-二甲基-1,6-辛二烯和5,7-二甲基-1,6-辛二烯。法國研究人員將線性非共軛二烯:3,7-二甲基-1,6-辛二烯(簡稱3,7-DMO)和5,7-二甲基-1,6-辛二烯(簡稱5,7-DMO)作為第三單體,在消旋-乙基二茚基二氯化鋯/MA0茂金屬催化體系存在下合成EPDM橡膠。研究表明,此二烯是工業合成EPDM的更理想第三單體,茂金屬可用作制備以5,7-DMO和3,7-DMO等線性二烯為第三單體EDPM的催化劑,并使此EDPM具有均勻的化學合成物及可控結構;
(4)7-甲基-1,6-辛二烯。日本合成橡膠公司以7-甲基-1,6-辛二烯為第三單體,開發出數均分子量圍7000,重均分子量為359000,碘值為14,m(乙烯):m(丙烯)=28:71的EDPM橡膠。此橡膠的硫化速度比H本合成橡膠公司開發的EP24膠的硫化速度快得多。此外,被研究的第三單體還有1,3-丁二烯、苯乙烯、茚等。茂金屬催化劑的應用為乙丙第三單體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