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在倫鋅創下年內新高2365美元/噸后,出現獲利回吐,受其影響滬鋅呈現整理走勢;中旬,在股市及周邊商品市場走高的引領下以及國內對于冰雪天氣對生產運輸的擔憂下,國內鋅市在資金的介入下,滬鋅各主要合約繼續強勢上揚,屢創年內新高,并站上18000關口。
二、基本面因素簡述:
1、10月精鋅產量維持高位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精煉鋅的進口量為2.78萬噸,同比增長144.44%,低于9月的3.57萬噸;1-10月份精煉鋅的進口總量為 62.91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66.05%。10月精煉鋅出口4,347噸,同比減少42.8%,1-10月累計出口1.3噸,同比減少 79.55%。
10月鋅精礦的進口量為33.71萬噸,同比增長25.26%,1-10月份鋅精礦的進口量為311.22萬噸,同比增長57.65%。
10月精煉鋅進口同比繼續大幅增長,而出口繼續下滑,維持凈進口狀態;精鋅礦進口也保持快速增長,總體上,進口維持增勢使得國內鋅市面臨供應壓力。
下表為海關總署公布的初步數據:
(單位:噸) 10月 同比變動% 1-10月 同比變動%
進口:精煉鋅 27,839 144.44 629,142 266.05
鋅合金 12,481 13.44 106,990 -16.61
鋅精礦 337,098 25.26 3,112,236 57.65
出口:精煉鋅 4,347 -42.8 12,974 -78.55
3、10月份汽車產銷維持高位
總體上汽車產銷繼續呈良好表現,月產銷與9月比略低,但均繼續超過120萬輛,同比增長依舊迅猛。1-10月,汽車產銷首次超過一千萬輛,乘用車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商用車累計產銷超過去年全年,表現也比較出色。
同時,下游各行業的生產狀況也逐漸回暖,壓鑄鋅合金的出口訂單明顯增加,鍍鋅行業也由于鋼材價格的回暖而加大了產能利用率,雖然年底部分行業轉為淡季,按需采購的謹慎態度依舊,不過在市場活躍氣氛的帶動下,下游采購力度有明顯增強。
據倫敦11月18日消息,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稱,今年1-9月全球鋅市供應過剩7.5萬噸。2008年同期為過剩5.9萬噸。
WBMS稱,今年前九個月鋅礦山產量較去年同期下滑大約5%至854萬噸,精煉鋅產量下滑43.4萬噸至829萬噸。歐盟精煉鋅產量下滑37萬噸,來自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成員國--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的產量下滑10.7%。
精煉鋅庫存增加20.8萬噸。WBMS稱,將近60%的總報告庫存發現保存在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注冊倉庫中。WBMS稱,庫存增加是由于中國高于預期的表觀需求。
WBMS稱,最近八個月的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中國進口了創紀錄的鋅,其中部分可能已被收儲,意味著全球過剩量可能超過實際報告的數量。
2009年9月鋅板產量為99.4萬噸,需求為97.95萬噸。WBMS稱,今年前九個月的全球需求量較去年同期下滑44.9萬噸。中國表觀需求量為365.3萬噸,占總量的45%。在消費量統計中未計入未報告庫存變動。
三、庫存持倉因素
1、持倉擴大 資金炒作推升期價
2、LME庫存狀況
截至11月27日LME鋅庫存為45.5萬噸;注銷倉單降至6000噸左右,占庫存的比例為1.39%。LME鋅庫存較10月底增加2.6萬噸,隨著注銷倉單減少,再度呈現回升態勢;庫存持續增長也反映出下游消費的疲弱,高庫存將繼續對期價構成壓制。
3、上海庫存狀況
從上海期交所公布的庫存數據顯示,截止11月27日當周鋅的庫存為16.68萬噸,較10月底增加2萬噸左右。國內產量維持增勢,現貨持續貼水的狀況下,貿易商期現套利有所增強,現貨繼續被注冊進交易所倉庫,庫存增至高位對滬鋅期價上行構成壓制。
四、綜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