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產現狀
2005 年世界苯胺生產能力約430 萬噸,同比增長近 12% ,全球 苯胺市場保持產銷兩旺的局 面, 許 多 計 劃 建 設 的 新 裝 置 得 到 落 實,如東曹公司在日本南陽 15 萬 噸 / 年的苯胺裝置于 2005 年 3 月 建 成 , 采 用 捷 克 Borsod Chem MCHZ 公 司 技 術 ; 捷 克 Borsod Chem MCHZ 公司計劃將其原 有 的 10.5 萬噸 / 年生產裝置擴大到 15 萬噸 / 年,于 2005 年中期完 成,新增產量主要用于橡膠防老 劑中間體的生產。隨著 2005 年多 套新建裝置 投入運營,2005 年下 半 年 開 始 全 球 苯 胺 市 場 供 需 平 衡,擺脫了 2004 年供應緊張的局 面,未來一段時間里國際苯胺市 場將供求平衡,不會出現太大波 動。隨著近年來我國 MDI、橡膠 助劑等行業規模迅速擴張 ,拉動 和刺激苯胺市場需求,2002~ 2004 年國內苯胺生產與市場出現 產銷 兩旺的局面,國內生產能力 不能 滿足市場需求,因此近年來多家 企 業 進 行 擴 建 或 新 建 設 生 產 裝 置,2005 年國內苯胺產量與需 求 快速增長,截止 2006 年 2 月底,國 內 苯 胺 生 產 能 力 約 為 72.8 萬 噸 / 年左右。
截止 2006 年 2 月國內苯胺生 產能力已經達到 72.8 萬噸 / 年, 比 2004 年 40 萬噸 / 年生產能力 增加了 82%,但是 2005 年產量與 產能增長相對較小,主要因為許 多新增能力是在 2005 年下半年 甚至年底完成的 ,如泰興新浦化 工集團公司原來生 產能力為 4.5 萬噸 / 年,新增的 4.5 萬噸 / 年于 2005 年底投產;山 東金嶺集團于 2005 年 7 月新建 3 萬噸 / 年苯胺裝 置,由于該企業是新建裝置,因此裝置磨合相當長一 段時間,目前才基本達標生產;中石油蘭化公司新建7 萬噸 / 年苯胺能力,于 2005 年 3 月投產,2005 年中 期 達 標 生 產 ;2005 年 中 石 化 南 化 公 司 新 建 10 萬 噸 / 年苯胺裝置于年底開始試車,2006 年 1 月正式投 產,2005 年 4 月中石化重組南京地區資源,中石化南 化公司與南京化 工廠正式合并為中石化南化 公司, 原南化公司和南京化工廠均是我國傳統的苯胺生產 企業,目前中石化南化公司苯胺總產能達到 19.5 萬 噸 / 年,替代吉林石化 成為國內最大的苯胺生 產企 業;2005 年 11 月 13 日原國內最大的 苯胺裝置—中 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新的 7 萬噸 / 年苯胺裝置硝基苯 單元發生爆炸后,殃及其余 3 套老苯胺裝置,所有苯 胺裝置均處于停產狀態,也是導致 2005 年全國苯胺 產量增長有限的因素。
2005 年國內苯胺產量約為 49 萬噸左右。其中中 石油吉林石化、中石化南化公司(包括原來中石化南 京化工廠)、中石油蘭化公 司、泰興新浦等四家公司2005 年產量約為 37 萬 噸左 右 ,約 占 全 國 產 量 的75.5%左右,這幾家企業左右著國內苯胺價格走勢和 國內區域市場的劃分和供應,這四家企業都有相當 數量的苯胺供應給煙 臺萬華公司生產 MDI,其中煙 臺本地裝置主要使用吉林石化、蘭州石化的產品;寧 波大榭的萬華裝置主要使用新浦和南化公司產品。 泰興新浦和南化 公司產品主 要覆蓋江 、浙、滬、皖、 贛、鄂、粵等省市;吉林石化產品主要覆蓋魯、冀、津、 京和東北三省等地;蘭化產品主要供應中西部地區。
由于市場需求強勁,苯胺價格節節攀升,利潤狀 況較好,2004 年~ 2005 年 10 月國內主要苯胺生產裝 置均滿負荷生產,許多企業裝置開工率維持在 100% 左右,部分企業裝置開工率超過 100% ,許多裝置一 再延遲檢修時間,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但部分中 小規模企業由于原料苯供 給、資料供應等因素開工 率不是很高。
盡管 2002 年~ 2004 年國內有多套裝置擴建和 新建,但是多數是小規模裝置新建或者原有裝 置企 業進行一定量的擴建,因此 2004 年下半年到 2005 年 上半年國內苯胺市場仍處于產銷兩旺的 局面,2005 年國內又有多家企業籌劃建設大規模的苯胺生產 裝置,其中多套大規模裝置在 2006 年處于正在建設或基本完成的狀態,許多裝置均計劃2006 年投產。
近年來已經建成或者即將建 成的苯胺裝置,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中石化南化公司的兩套大型苯 胺裝置,另外梅蘭、雙良裝置也會在預期內建成, 除此之外國內部分擁有氯堿產品的生產企 業,由于近年來氯產品擴張較快,氯堿裝置規模越來越 大,導致大量副產氫氣無法消化,因此部分氯堿企 業選擇技術成熟、消耗氫量的苯胺作為消化氫氣 的產品計劃建設。同時德國拜耳公司計劃在上海 曹涇經濟開發區興建 35 萬噸 / 年世界級規模的 MDI 裝置,預計 2008 年完工,其中包括單體 MDI 和聚合 MDI 生產裝置及原料苯胺和硝基苯裝置, 原料苯胺裝置可能會在更早時間內建成投產。 基于上述,2006 年國內新增苯胺能力約為 40 萬噸 / 年左右,扣除吉化爆炸裝置 和一些面臨淘汰的小裝置,預計2006 年上半年我國苯胺生產能力 將達到 85 萬噸 / 年,2006 年底到2007 年初將達到 100 萬噸 / 年左 右。
由于原料、安全、技術等多方 面因素影響,新擴建裝置開始階段 不可能完全達標生產,而且大多數 項目將在 2006 年中期或者 下半 年,有的部分裝置投產可能要拖到2007 年初方能建成。加上吉林石 化爆炸的苯胺裝置復工時 間尚難 確定,因此 2006 年上半年國內苯 胺產量仍然不會增加特別大。
二:市場分析
(一)消費情況
2005 年國內苯胺表觀消費量 約為 48.7 萬噸 / 年左右。隨著煙 臺萬華公司自主成功開發 MDI 技 術以后,國內 MDI 產能迅猛擴張,2005 年已達到 18 萬噸 / 年左右, 因此苯胺的消費比例發生了較大 變化,染顏料占據多年第一的位 置被 MDI 取代,國內苯胺下游市場需求將保 持快速增長,如煙臺萬華在寧波 大榭的 MDI 裝置將于 2006 年增 加到 16 萬噸 / 年,未來要達到 40 萬~ 50 萬噸 / 年;不少橡膠助劑 新建裝置于 2005 年底或 2006 年 初投產;上半年農藥和醫藥對苯 胺需求量相對下半年要多 ,因此2006 年 上 半 年 國 內 苯 胺 供 求 平 穩,價格將在較高價位上運行,不會出現大幅度下滑的局面 ,國內 仍有部分下游用戶進口苯胺 滿足 產品生產需求。而到了 2006 年下 半年,尤其是天脊集團 13.6 萬噸 / 年大規模苯胺裝置投產后,加上2005 年底和 2006 年初投產 的一 些大型苯胺裝置陸續達標生 產, 屆時國內苯胺的產量將會快 速增 加,因此預計 2006 年下半年我國 苯胺將會出現過剩局面,價格也 將隨之走低。
1. MDI
MDI 是國內長期供不應求的 聚氨酯產品,2003 年國內僅有山 東萬華 集團 10 萬噸 / 年生 產 裝 置,2004 年又擴大到 14 萬噸 / 年,2005 年國內 MDI 進口量為 37.66 萬噸左右,而且還進口大量 MDI 下游制品滿足國內市場需 求,國 外 權 威 咨 詢 機 構 預 測 我 國 對 于 MDI 的需求在國際上增速最 快,2005 年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大 MDI市場,世界各大企業都瞄準 中國 市場,紛紛把中國市場作為 MDI 競爭焦點。如,亨茲曼、巴斯夫公 司和日本聚氨酯公司將同中 國合 作在上海曹涇經濟開發區興 建 16 萬噸 / 年 MDI 裝置;煙臺萬華聚 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擁有自 主知識 產權的年產 16 萬噸 MDI 項目一 期工程已于 2005 年建成投產;德 國拜耳公司在上海建設 的年產 35 萬噸 MDI 裝置也都得到了我國政 府的批準 ,預計 2008 年 建成 投 產。根據國內 MDI 生產能力預測2006 年將消費苯胺 23 萬噸左右。
2.橡膠助劑 橡膠助劑將是我國苯胺消費
增長較快的另一個領域 ,2005 年 國內橡膠助劑總產量約為 21 萬 噸左右,其中以苯胺為起始原料 生產的橡膠助劑的產量為 16 萬 噸左右,對苯胺的需求量約為 9.5 萬噸左右。幾乎所有主導橡膠助 劑均采用苯胺為原料,其中防老 劑 4020 和 4010NA 原料對胺基二 苯胺消耗苯胺量約為 2.5 萬噸;促 進劑系列產品消耗 3.8 萬噸左右; 防老劑 RD 消耗 1.5 萬噸左右;其 他橡膠助劑消耗約為 1.7 萬噸左 右。未來幾年橡膠助劑對苯胺的 新增需求量將達到 3.5 萬噸左右,2006 年橡膠助劑領域消耗苯胺將 增加至 13 萬噸以上。
3.環己胺
2005 年,國內環己胺產能為3.5 萬噸 / 年,產量 3.2 萬噸,消耗 苯胺約為 3.5 萬噸。隨著促進劑 CBS 和甜蜜素等下游產品產能快 速增加,預計 2006 年國內環己胺 生產能力將達到 3.5 萬噸,約消耗 苯胺 3.8 萬噸。
4.染顏料及其中間體
染顏料及其中間體是我國苯 胺傳統的消費領域,今后相當長 一段時間內,仍將是我國苯胺的 主要消費去向之一。隨著世界染 料工業生產與貿易中心的東移 ,給我國染料工業的生產與發展創 造了極好的條件,為苯胺在染顏 料工業的消費增長提供機遇。 盡管目前國內苯胺所衍生的 染顏料多為傳統的低檔產品 ,但 是 近 年 來 產 品 出 口 趨 勢 依 然 不 錯,另外以苯胺為原料也開發出 一些新型染顏料品種,同時部分 染顏料中間體企業為了提高競爭 力,逐漸走規?;缆?,在一定程 度上也拉動了苯胺的消費 ,2005 年國內染顏料消耗苯胺的數量約為 10.1 萬噸,需求增長比較緩慢, 預計 2006 年國內染顏料對苯胺 的需求將達到 10.5 萬噸。
5.醫藥和農藥工業
醫藥和農藥工業也是我國苯 胺的主要消費領域之一,在醫藥 工業中苯胺主要用于生產 N- 乙 酰苯胺,2005 我國 N- 乙酰苯胺生 產能力約 4.4 萬噸 / 年,產量約 3.3 萬噸,消耗苯胺約 2.5 萬噸,另 外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安乃進等 也 消 耗 苯 胺 ,目 前 約 消 耗 苯 胺7000 噸左右,醫藥行業共消費苯 胺約 3.2 萬噸。在農藥工業中,苯 胺 主 要 用 于 合 成 2,6- 二 乙 基 苯 胺,進而生產除草劑,以苯胺為原 料還可生產殺菌劑敵克松、敵銹 鈉、殺蟲劑三唑磷、噠嗪硫磷等 ,2005 約消費苯胺 1.8 萬噸。 苯胺在醫藥和農藥工業中的 衍生產品雖多為傳統產品 ,但是 這些產品出口情況較好,同時一 些 新 產 品 也 相 繼 被 開 發 出 來 ,2005 年醫藥和農藥行業共消耗苯 胺約為 5.6 萬噸左右。醫藥和農藥 行業對苯胺消耗基本穩定 ,預計2006 年醫藥和農藥約消耗苯胺約 為 5.5 萬噸。
6.二苯胺
目前國內海安飛亞建設有亞洲最大的二苯胺生產裝置 ,2005 年裝置生產能力 2.0 萬噸 / 年,產 量約為 1.8 萬噸,約消耗苯胺 2.5 萬噸。近年來國內二苯胺市場需 求量較少,主要依靠出口,海安飛 亞沒有擴建計劃,因此 2006 年將 維持現狀,消費苯胺的量為 2.5 萬 噸左右。
7.其他領域
苯胺在其他領域應用較少 ,如溶劑、特種纖維、聚苯胺及一些 小噸位的下游中間體 ,2005 年這 些領域約消耗苯胺的量為 4.6 萬 噸左右。未來這些領域對苯胺消 費增長不大,預計 2006 年其他領 域對苯胺消費約為 5.5 萬噸。 基于上述,2006 年我國苯胺的消費量將達到 64 萬噸左右。以2006 年中期的預計苯胺 85 萬噸 /年 生 產 能 力 計 ,若 開 工 率 達 到75% 左右,即可滿足國內市場需 求,因此國內苯胺在下半年將逐 漸呈現過剩的局面,在原料苯價 格波動不大前提下,下半年苯胺 價格將出現一定程度下滑,一些 中小型且沒有下游產品的苯胺裝 置將面臨淘汰,因此值得業內高 度重視。
(二)進出口情況
由于我國苯胺生產企業和產 品質量與國外產品差距較小 ,因 此在 2001 年之前苯胺相比其他有 機 化 工 原 料 國 際 貿 易 數 量 較 小,2002 年由于國內市場需求迅 速增長,進口量大幅度上漲 ,2003 年進口量開始下降,出口大幅增 長,進入 2004 年后,由于周邊國 家苯胺供求緊張,國內首次出現 出口量超過進口量,其中出口主 要是吉林石化公司,該公司擁有 亞洲最大的苯胺生產裝置,且原 料苯自己配套,供應充足、價格合 理,因此苯胺的生產成本比較低 , 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定競爭優勢 ; 另外苯胺的主要下游產品在華東 地區,吉化公司相對遠離國內主 要消費區域,因此選擇一定數量 的出口。表 3 為我國苯胺進出口 情況。
(三)價格走勢
近年來,國內苯胺市場價格 受供需形勢以及其上游原料價格 變 化 的 影 響 呈 現 不 斷 動 蕩 的 態 勢,1999 年~ 2002 年,總體趨勢 是穩步上揚;2003 年全年呈現下滑態勢,一直持續到 2004 年一季 度,苯胺價格出現少有的低價位 運行,隨后苯胺隨著市場需求強 勁和原料苯的價格上漲 ,一路上 揚。2005 年 1~ 10 月份國內苯胺 一直處于供應緊張的局面 ,盡管 價格變動頻率較快,但是基本價 位十分堅挺,基本穩定在苯胺歷 史最高價位 14000 元 / 噸左右,隨 著國內一些新裝置陸續投產 ,供 求出現緩解態勢,加上原料純苯 價格回落,苯胺價格開始較大幅 度下降,截止到吉林石化苯胺裝 置爆炸前,國內苯胺價格已下滑 到 10000 元 / 噸左右,其中華東地 區價格略高,華北和東北地區價 格略低,當時市場仍有下滑的可 能。2005 年 11 月 13 日吉林石化7 萬噸 / 年新苯胺裝置爆炸改變 了苯胺價格逐步下滑和供求逐漸 呈現過剩的局面。
2005 年 11 月 13 日國內苯胺 生產能力最大的吉林石化新苯胺 裝置發生爆炸,引起業內人士高 度關注,吉林石化發生事故的是 一套 2003 年新建的 7 萬噸 / 年苯胺裝置,同時波及到另外三條老 的生產線,這三條線生產能力約 為 6.6 萬噸 / 年左右,吉林石化所 有苯胺裝置均停產,吉林石化苯 胺銷售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地 區和山東部分地區,主要用于生 產 MDI、橡膠助劑和一定數量染 顏料、醫藥中間體等。
爆炸在短期時間內并沒有過 多 影 響 國 內 苯 胺 生 產 與 市 場 供 求,主要由于生產廠家和下游用 戶有一定量的庫存,因此價格并 沒有馬上提高,多為持貨觀望。隨 后部分已經基本建設就緒計劃在2005 年底或 2006 年初投產的生 產裝置,由于吉林石化裝置的爆 炸引發了國家對安全的重視 ,延 緩了裝置投產時間。主要苯胺生 產企業隨之進行檢修或整頓 ,同 時還有部分擬建裝置因為安全性 問題而放棄。但是,下游市場需求 沒有減少反而有所上升,尤其春 節過后是農藥、醫藥等化工產 品 的生產旺季,苯胺市場呈現出 供 不應求的局面,價格開始一路 上 揚,目前國內維持在 13000 元 / 噸左右。與此同時,國內出口量 減少,進口量增加,2005 年 12 月 和 2006 年 1 月份進口量分別 為6108 噸和 715 噸、出口量為 102 噸和 66 噸,2005 年 12 月苯胺進 口量約占全年進口量的 41.9%???nbsp;見吉林石化 11.13 苯胺裝置爆 炸 對國內苯胺生產與供應還是具 有 相當的影響,尤其在 2006 年年初。
三: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存在問題
1.安全環保問題 苯胺裝置中硝基苯生產單元 非常容易發生爆炸事故 ,近年來硝基物裝置爆炸事件時有發生 , 影響最大的是 2005 年中石油吉 林石化 11.13 事故,人員傷亡和經 濟損失巨大,另外 2000 年以來南 通海門、江蘇揚州、江蘇南京 、陜 西西安、河北滄州、天津等地硝基 苯、硝基氯苯、二硝基苯等裝置均 發生過爆炸事件,造成較大經濟 損失。管理、操作不當,裝置超負 荷 運 轉 等 是 造 成 爆 炸 的 主 要 原 因,更為關鍵的是硝基物合成過 程的特殊性。
另外硝基苯和苯胺生產會產 生大量的廢水,國內部分企業沒有 達標處理,造成了一定環境污染。
2.生產裝置規模較小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亞洲地區 最大的苯胺生產國,但是苯胺單套裝置規模較小,國內僅有剛剛 建成的中石 化 南化公司一 套 10 萬噸 / 年裝置和即將建成的天脊 集團公司的 13.6 萬噸 / 年苯胺裝 置超過 10 萬噸 / 年,大部分單套 裝置在 5 萬噸 / 年以下。目前國內 苯胺生產裝置約為 25 套,其中能 力等于或者小于 3 萬噸 / 年的 17 套,占總裝置套數的 68%,而西方 發達國家和地區苯胺的平均生產 能力約為 15 萬噸 / 年左右。苯胺 生產技術難度比較小,并不是一 個高附加值的產品,是依靠規模 化獲取效益的產品,因此在原料 供應允許的前提下,未來國內新 建裝置應注重規模效益,依托規 ?;瘏⑴c市場競爭,通過市場競 爭淘汰一些中小型苯胺裝置。
3.產能日趨過剩 近年來國內苯胺生產能力快 速增長,2006 年下半年將可能過 剩。自煙臺萬華擁有自主產權的 MDI 技術之后,其 MDI 產能增長 迅速,而由于原料問題尤其是生 產苯胺所需要的氫氣原料供應不 足,煙臺萬華一直沒有為新增的 MDI 配套苯胺生產裝置,因此近 年來煙臺萬華對苯胺的消費快速 穩定增加。目前煙臺萬華公司生 產基地煙臺、寧波附近均沒有大 規模苯胺生產裝置,依靠遠距離 從南京、泰興、蘭州和吉林運輸苯 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煙臺萬 華 MDI 裝置的競爭力,另外一旦 煙臺萬華生產出現波動、或者大 量采購進口產品以及煙臺和寧波 基地附近 建設大規模苯胺裝置 , 國內市場 將立即出現大幅振蕩 , 值得國內業界特別關注。
(二)發展建議
1.高度重視安全環保 苯胺生產安全問題除了嚴格 管理以外,加強工藝和生產操作中 安全隱患治理,在工藝中進行防范 是關鍵。硝化反應是重要化工操作 單元,由于它是強放熱反應,易產 生副反應和過反應,反應過程具有 極大的爆炸危險性。因此在生產過 程中要嚴格按照硝化 的安全規程 生產;嚴格控制操作溫度,防止副 反應和過反應產生;防止水漏入硝 化鍋;對于危險性較大的硝化反 應,硝化器應附有相當容量的緊急 放料器,防止溫度升高而發生分解 爆炸事故發生;在硝基苯裝置、苯 胺裝置及原料純苯和氫的儲存罐區要嚴格按照安全標準進行設計 和布置,避免發生事故后帶來更為 嚴重的后果。硝基苯和苯胺生產過程中會 產生大量含有硝基物、胺類廢水, 應采用先進的大孔樹脂和絡合萃 取等方法進行處理,目前國內已 有部分企業獲得成功。
2.新建裝置要充分考慮競爭力 目前苯胺產能日趨過剩 ,但 是從下游產品市場需求來看 ,未 來市場前景非常樂觀,今后國內 新建裝置要充分考慮到競爭力的 問題,首先要建設規?;b置 ,依 靠規模經濟獲取效益 ;其次要在 具有大規模 MDI 裝置附近進行建 設,為 MDI 裝置進行配套,如有條 件 企 業 可 以 與 煙 臺 萬 華 公 司 合 作、合資在煙臺或者寧波建設大 規模的苯胺裝置,不僅可以有效規避市場風險,而且也可以提高 我國 MDI 裝置的國際競爭力。在 不具備條件的地區和企業新建苯 胺裝置要謹慎從事。
3.實施上下游一體化戰略 面對日趨過剩的苯胺產能 ,現有的苯胺生產企業要形成以苯 胺為基礎的下游產品樹 ,實現裝 置上下游一體化。針對目前國內 MDI 和橡膠助劑市場缺口較大的 情況,加大發展 MDI 和系列橡膠 助劑產品,尤其是中小型苯胺裝 置,受到技術和資金等因素影響 , 可能不具備投資建設 MDI 裝置的 能力,但是要加大苯胺下游產品 如染料、農藥、橡膠助劑及中間體 的發展力度,形成精細化工產品 鏈,可以有效地規避市場風險。
4.開拓國際市場 目前全球苯胺總體供求平衡,但是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苯 胺生產主要為 MDI 裝置配套,因 此商品量并不是很大。此外,我國 周邊國家苯胺資源并不豐富 ,尤 其是韓國和印度等國家對苯胺及 其下游產品需求較大,而目前我 國苯胺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居于 世界先進水平,要加大國外市場 開拓力度,另外近年來國外 MDI 發展迅速,對苯胺需求增加很快 , 國外許多苯胺生產裝置受工藝 、 氣候、檢修等多種因素影響而停 產,導致國際上局部苯胺供需不 平衡,所以要加強信息工作,提高 信息準確性和時效性,增加苯胺 及其下游產品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