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亞洲交易時段國際油價下跌,美元匯率上升以及中國公布的通脹數據令市場擔心中國很快會收緊貨幣政策,油價受到壓力。然而美國公布初請失業金人數后,國際油價跌幅縮窄,美元兌歐元匯率在經過波動后幾近持平,國際油價收盤穩定。周四(3月11日)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西得克薩斯輕油4月期貨結算價每桶82.11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漲0.02美元,交易區間81.33-82.38美元;倫敦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4月期貨結算價每桶80.28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0.20美元,交易區間79.65-80.67美元。
油價繼續受到美元匯率影響。近來美元漲跌無常,油價跌宕起伏。本周一美元匯率小跌,歐美原油期貨繼續漲;周二惠譽國際評級和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此前針對英國和葡萄牙財政問題發表的言論推動歐洲貨幣在早盤下挫,歐元兌美元回跌,導致油價從8周高點回落;周三歐元兌美元走勢反復,在平盤上下穿梭,但是尾盤美元兌歐元下滑,導致油價跌后反彈。美國貿易逆差及初請失業金人數數據好壞不一,未能為投資者帶來方向,美元兌主要貨幣周四幾無變動,國際油價也趨于穩定。
美國卡梅倫漢諾威公司的總裁博泰爾認為,美元匯率固定,股票市場在過去的三天穩定,石油市場也就沒有大的變化。這反映了經濟在增長,但是同時經濟復蘇中有太多的不確定問題。
美國失業率趨向于穩定,貿易逆差縮窄,反映了經濟已經走出困境。周四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下降6000人,預示就業市場和經濟呈現積極跡象,但上述降幅低于分析師預期。美國貿易逆差意外收窄。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美國國際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收窄至372.9億美元,低于華爾街分析師此前預計的410億美元。
來自中國的經濟數據也備受國際石油市場關注。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價格指數上升較快引發加息猜測,市場擔心投資將受到抑制。周四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CPI同比增長了2.7%,這超過了大部分市場人士2%的預期,也大大超過了1月份中國CPI增長1.5%的增速。由于投資者憂慮經濟數據發布后會引發央行加息,10日的滬深股市小幅收跌,讓市場觀望情緒再度升溫。
工業品出廠價格(PPI)漲幅更大。2月份中國PPI同比上漲5.4%,漲幅比上月擴大1.1個百分點;1-2月份,PPI同比上漲4.9%。
3月份以來的9個交易日,紐約輕質原油近月期貨有7個交易日結算價在每桶80美元上方,至今已經連續兩個交易日維持在每桶82美元以上。
歐佩克主席德瓦斯康塞洛斯認為,他見到了石油市場合理的穩定。他說歐佩克在維也納會議沒有必要改變產量政策。美國和全球的經濟復蘇將激發原油需求增長,但是不會影響到油價。他認為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將繼續穩定在每桶70-80美元之間,這是合理的水平。這個價位可維持石油產量和產油國必須的收入。
在本周舉行的劍橋能源研究年會上,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承認,在未來的幾十年中,石油將繼續在能源供應中起到主導作用。但是他說,氣候問題迫使該工業用更清潔方式使用石油,石油替代能源正在研究過程中。朱棣文說,這種技術正在改進,讓石油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回收率。與此同時,調和油新方法將發揮重要作用。
沙特阿美總裁哈立德法利赫在休斯頓舉行的劍橋能源研究年會開幕式上說,替代能源顯示出可觀的前景,但他警告說,業內官員必須注意對這些新能源不要過度承諾而不能兌現。這種情況可能產生“綠色泡沫”,導致在發展前途的替代技術以及傳統的化石燃料投資方面受到阻礙,傳統的化石燃料將繼續為世界能源需求提供大量的供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