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西南寧海關的最新統計,今年以來,廣西口岸硫磺進口持續高漲。硫磺已成為關區進口值排前十位的重要商品。業內人士認為,硫磺大量進口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國內供需缺口,促進了國內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但同時也間接帶動了一些利用硫磺作原料的高污染行業的盲目發展,為此引發的環保問題必須高度重視。
廣西口岸是硫磺進口的主要關口。今年1~11月,廣西口岸共進口硫磺208.3萬噸,與去年同期持平,貨值高達1.7億美元。其中11月份進口硫磺30.8萬噸,貨值2313.6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倍和67.5%。
來自海關的分析,硫磺進口持續高漲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國家政策的導向作用。去年國家為了支持企業進口硫磺,將商品編碼為“2503”及“2802”兩種硫磺的最惠國關稅稅率分別由3%及5.5%下調至1.5%的暫定稅率,進一步降低了硫磺的進口成本,刺激了進口量的增長。二是國內硫磺供需矛盾突出。我國硫磺年產量只能滿足同期國內消費的12%~15%左右。隨著化肥及硫酸工業的發展,進口硫磺對緩解國內供需矛盾作用增強。三是進口硫磺價格具有相對優勢。由于國際上從石油和天然氣等工業回收的硫磺成本較低,進口硫磺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年初每噸94美元已降為現在的每噸74美元,下降了27%;而目前我國硫磺出廠價普遍在900~1050元/噸之間。
據了解,進口硫磺主要流向了我國西南地區,云、貴、川三省進口量占在廣西口岸硫磺進口總量的9成。因為西南地區是我國磷復肥的重要生產基地,磷復肥行業是硫酸最大的消費領域,約占硫酸總消費量65%左右。硫磺的大量進口刺激了國內制酸工業的發展。但大量小硫酸廠的盲目新建和擴產,極易造成廢氣、廢水排放超標,勢必增加國內的環保壓力,引發環保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