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海)
盡管在國際國內膠市供需關系偏緊的利多背景下,目前上海期膠場內沉淀資金規模一度拓展至20萬余手這一滬膠上市多年以來最大規模,而庫存量也處于1至2萬噸中長期歷史偏低水平。但從各方面因素綜合分析,不難推測,雖然滬膠后市仍可能維持高位區域波動態勢,但RU809多方主力憑借資金實力大舉承接實盤的可能性正逐漸縮小。
目前東南亞產區和瓊滇產區氣候漸趨適宜,割膠量普遍進入年中割膠旺季,天膠供應量正緩慢增加至年中較大規模,現貨壓力也漸趨沉重。國內海南云南兩大農墾因前期災害而減產約6萬噸,但仍可以通過擴展進口規模得以彌補,中國1至6月天然橡膠進口同比增加16.4%至83萬噸,還不包括復合膠的進口規模,由此可見國際國內天膠供應相對平穩,供應緊張正逐漸因供應旺季而減弱。
消費方面,6月份全國乘用車銷量環比下降1.3%,這是國內乘用車持續第三個月下降。汽車產業同時承受上游原材料漲價和下游消費終端降價雙重壓力,國內汽車還可能征收奢侈稅。再加上高油價、宏觀調控、環保等因素的影響,汽車市場已漸趨低迷。
國際國內天膠現貨價格維持平穩態勢,其中國際膠市3號煙片膠和20號標準膠現貨價格分別陷于330至340美分/千克和320至330美分/千克區域波動,未有向上突破跡象,國內瓊滇產區現貨膠價則限于27300至27400元區域,對滬膠近期合約RU808期價基本平水,可見國際國內現貨膠價對滬膠向上牽制作用正逐漸減弱。
滬膠盤面顯示,滬膠重倉對峙的風險正逐漸得以化解,滬膠持倉量已由7月7日的20.6萬余手歷史最大值縮減至目前的19萬余手,其中14日還縮減至18.7萬余手;主力合約RU809持倉量已由16萬余手縮減至11萬余手,遠期合約RU811持倉量則拓展至6萬余手,顯然由于場內沉淀資金向遠月合約移動,RU809持倉量逐漸進入遞減趨勢。同時,滬膠庫存量和注冊倉單數量雙雙連續三周遞增,分別由6月20日的16845噸和12020噸增加至7月11日的22395噸和15730噸,增幅分別為5550噸和3710噸,反映滬膠期價與瓊滇產區現貨膠價關系已由前期的貼水轉變為升水,導致實盤壓力由減轉增,由此對滬膠走勢產生直接的壓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