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汽車與高鐵非金屬零部件產業發展論壇”日前在南京六合經濟開發區舉行。共有來自國家工信部、國家信息中心、鐵路科學研究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中國化工橡膠總公司、南京7425等單位的數十名專家學者參加論壇。
據了解,本次論壇是在積極貫徹落實汽車與高鐵“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大背景下,以“調結構、轉方式、促發展”為主題,深入探討了中國汽車與高鐵非金屬零部件未來發展創新之路。
中國化工橡膠總公司副總經理、南京7425橡塑公司董事長鞠建宏做主題發言。鞠建宏表示,南京7425橡塑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汽車制動軟管總成生產廠家和鐵道部鐵路橡膠件定點生產企業,必須緊跟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改變汽車與高鐵非金屬零部件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不足,提高科技含量,把企業打造成該產業中的領軍企業。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劉明處長、鐵路科學研究院祝和權主任、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零部件部陳元智主任分別就“中國汽車行業、鐵路及高鐵行業的發展趨勢和發展前景”、“非金屬材料在鐵路上的應用”、“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現狀、問題及對策”等問題為與會代表做了深刻、精彩的主旨報告。
論壇上,專家們還對南京7425橡塑有限責任公司如何提升企業競爭力,促進可持續發展積極建言獻策。據了解,南京七四二五橡塑有限責任公司目前正積極推進“精準、高效、和諧”的發展戰略,抓緊進行新產品開發和新項目建設。
“我們計劃新建鋼絲管、樹脂管等生產線;加大技改投入,擴大現有產能規模;加強新品研發,促進產品品質升級換代,不斷擴大配套行業覆蓋面與市場占有率;加強科技創新,建設江蘇省車用橡膠軟管工程技術中心等,力爭通過五年左右的持續發展,把企業建成為非輪胎橡膠制品世界50強。“鞠建宏說。
就此,專家們提出,一定要解放思想,加快轉型,把橡膠制品從“零件”轉變為“部件”,把為主機配套的產品,做成具有自己核心技術的主導性產品,變配角為主角,引領零部件產業的發展,并不斷加強研發創新能力,全面提升產品品質。
“專家們解讀了國家及相關行業協會對汽車與高鐵非金屬零部件產業的政策和發展趨勢,并對南京7425的發展思路、計劃與目標進行梳理,對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把脈會診,促使大家進一步明確了南京7425下一步發展的目標,拓寬了視野,增強了實現目標的信心。“鞠建宏認為。
資料顯示,自2010年起,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大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推動了零部件產業的快速發展,但其中存在的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也突出存在。在與外資企業的競爭中,零部件產業需要進一步擴大資本規模、不斷提升技術水平、有效拓展營銷渠道、持續擴大品牌效益。
據了解,本次論壇是在積極貫徹落實汽車與高鐵“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大背景下,以“調結構、轉方式、促發展”為主題,深入探討了中國汽車與高鐵非金屬零部件未來發展創新之路。
中國化工橡膠總公司副總經理、南京7425橡塑公司董事長鞠建宏做主題發言。鞠建宏表示,南京7425橡塑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汽車制動軟管總成生產廠家和鐵道部鐵路橡膠件定點生產企業,必須緊跟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改變汽車與高鐵非金屬零部件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不足,提高科技含量,把企業打造成該產業中的領軍企業。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劉明處長、鐵路科學研究院祝和權主任、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零部件部陳元智主任分別就“中國汽車行業、鐵路及高鐵行業的發展趨勢和發展前景”、“非金屬材料在鐵路上的應用”、“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現狀、問題及對策”等問題為與會代表做了深刻、精彩的主旨報告。
論壇上,專家們還對南京7425橡塑有限責任公司如何提升企業競爭力,促進可持續發展積極建言獻策。據了解,南京七四二五橡塑有限責任公司目前正積極推進“精準、高效、和諧”的發展戰略,抓緊進行新產品開發和新項目建設。
“我們計劃新建鋼絲管、樹脂管等生產線;加大技改投入,擴大現有產能規模;加強新品研發,促進產品品質升級換代,不斷擴大配套行業覆蓋面與市場占有率;加強科技創新,建設江蘇省車用橡膠軟管工程技術中心等,力爭通過五年左右的持續發展,把企業建成為非輪胎橡膠制品世界50強。“鞠建宏說。
就此,專家們提出,一定要解放思想,加快轉型,把橡膠制品從“零件”轉變為“部件”,把為主機配套的產品,做成具有自己核心技術的主導性產品,變配角為主角,引領零部件產業的發展,并不斷加強研發創新能力,全面提升產品品質。
“專家們解讀了國家及相關行業協會對汽車與高鐵非金屬零部件產業的政策和發展趨勢,并對南京7425的發展思路、計劃與目標進行梳理,對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把脈會診,促使大家進一步明確了南京7425下一步發展的目標,拓寬了視野,增強了實現目標的信心。“鞠建宏認為。
資料顯示,自2010年起,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大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推動了零部件產業的快速發展,但其中存在的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也突出存在。在與外資企業的競爭中,零部件產業需要進一步擴大資本規模、不斷提升技術水平、有效拓展營銷渠道、持續擴大品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