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貧窮的老撾人民來說,這當然是件好事兒。但是對于橡膠市場來說,這是個噩夢。
橡膠樹通常在生長了7年之后就開始產乳膠。也就是說,阿速坡省的農民們種下的橡膠樹今年就要開始產膠了。
橡膠供應已經創下了9年新高,這些新增的橡膠供也只是增加了“冰山一角”罷了。
本月最大橡膠出產國泰國決定從庫存中釋放20萬噸橡膠,使得橡膠供過于求的局面更加嚴峻。周二橡膠價格創下近五年的新低。
新加坡交易所上一個月到期交割的橡膠期貨合約周二成交價為1710美元/噸。至今為止,橡膠今年已下跌了22%。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分析師的看法稱,橡膠行業面臨著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大蕭條和十年前的橡膠種植潮以來最嚴重的供求失衡狀況。
專業橡膠咨詢公司Rubber Economist將橡膠供過于求的數量由去年12月時預期的36.6萬噸大幅上調至65.2萬噸。
政府間組織國際橡膠研究小組秘書長Stephen Evans告訴英國《金融時報》:
當前整個橡膠行業都在搖擺不定。
國際橡膠研究小組本周在新加坡組織召開的年度橡膠大會在一定程度上給橡膠行業帶來了一絲寬慰:至少消費了全世界約40%橡膠的中國的經濟還在增長。
中國加速的城市化進程使得人們還在繼續買車,從而推動輪胎的需求。據英國《金融時報》,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固特異等輪胎制造商占到了橡膠需求的70%。
然而,且不說中國經濟增速正在放緩,現在橡膠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供過于求。老撾、柬埔寨尤其是泰國北部地區在2009年重新開始種植了橡膠樹,而當時它們做出這樣的決定時,橡膠價格還是在2000美元/噸。
管理大宗商品對沖基金的新加坡RCMA資產管理公司管理經理Mike Coleman表示:
當前橡膠價格被困于熊市的牢籠之中,與其說是需求造成的,倒不如說是過度供應造成的。
橡膠市場未來何去何從?英國《金融時報》認為這最終還是要看中國的需求能否恢復,但是現在中國打擊大宗商品的融資活動是市場很大的擔憂。
Coleman認為橡膠的整體環境不太可能很快就轉好,“就像一只巨型油輪要轉向一樣(艱難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