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于北京外交學院的葉菲先生,尚未不惑之年,但如今位高至米其林中國區轎車及輕卡輪胎替換市場部副總裁。 在米其林的15年間,他曾擔任過米其林中國轎車及輕卡輪胎替換市場部品牌經理及米其林中國銷售部華東區大區經理,先后負責中國第一代省油輪胎Energy XM1、SUV高性能輪胎Latitude HP等產品上市,以及米其林“安全進一步”市場推廣計劃。
回顧起葉菲先生和米其林的緣分,還得追溯到2000年的畢業季。當年,想了解一家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后怎么運作的葉菲先生,給包括米其林在內的多家跨國公司投了簡歷。在米其林參加面試時,面試官拿出一張中國地圖問他:“你將來想掌管哪個區域?”葉菲先生自信地用手指了指華東一帶:“希望10年之后,我能管這個區域。”
于是,在之后的幾年里,先后在銷售、培訓導師、網站負責人、品牌經理和銷售經理等不同崗位上磨練自己的葉菲先生,終于在7年后,提前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為米其林華東大區銷售經理。
隨后,葉菲被公司選派到米其林法國總部,親身參與到高性能輪胎的開發,以及與世界頂尖車廠合作的工作中。所以近期回到米其林中國擔任副總裁之職的他,是解答我今天疑惑的最佳人選。
葉菲先生分享了一個“秘密”,事實上,發明了現在已被廣泛使用的子午線輪胎,擁有雄厚研發能力和創新理念的米其林,是眾多性能跑車背后的英雄,“當頂尖車廠在尋求性能突破時,他們總是首先找到米其林”。
葉菲在歐洲任職期間,親歷了Pilot Sport Cup 2的開發過程。Pilot Sport Cup 2 在2014年下半年正式上市,被譽為是“真正可供平時道路使用的賽道級半熱熔輪胎”。
葉菲告訴愛卡,這款輪胎的研發,其實早在2011年即開始。當時米其林提出了具有挑戰性的目標,研發一款創新的半熱熔輪胎,既滿足賽道比賽對抓地力和加速等需求,又能耐用較長的里程,滿足平時道路駕駛的需要。
這一目標反映米其林品牌的精髓理念之一,即“全能表現”,把看似相互矛盾的性能完美地結合到一起。要做到這一點,依靠的是長久的技術積累和不斷突破創新的精神。
在研發中,米其林多年在汽車賽事中積累的數據,技術和經驗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Pilot Sport Cup 2胎面的內外側,采用了不同的橡膠配方,這一創新技術,即來自于米其林與車廠合作連續贏得15次勒芒24小時耐力賽冠軍過程中獲得的經驗。
從2012年起,保時捷,奔馳,寶馬,法拉利,帶著對突破性能的期望,陸續加入到這款輪胎的研發中。
2013年,裝配Pilot Sport Cup 2的保時捷918 Spyder以6分57秒打破紐伯格林賽道單圈紀錄。由此,科尼塞格、奔馳AMG、法拉利458 Speciale,到最近的保時捷CaymanGT4、福特GT、新款奧迪R8都不約而同選用了這款超高性能的產品。
保時捷,寶馬等知名的整車廠與米其林相互之間的信任和合作研發,有著長久的歷史。據葉菲先生介紹,自1961年以來,米其林一直與保時捷緊密合作,為保時捷911、Panamera、Macan和卡宴等多款車型研發高品質、高性能的輪胎。
至于米其林與寶馬的合作,則可以追溯到30年前的E28車型。葉菲先生驕傲地說道:“1986年第一代寶馬M3上市以來,米其林就成為了它的戰略合作伙伴——所有M系轎跑車無一例外地選擇了米其林輪胎。”
米其林的全球合作伙伴也少不了今天國內豪華品牌的銷量冠軍——奧迪。正如中國奧迪品牌總監康博睿的話:“奧迪與米其林有共同的對創新技術的追求,并聯手積極將經過賽道考驗的新技術轉化于民用。”
在問及米其林多年來參與不同賽事,跟很多車隊合作的目的時,又一次打開了葉菲先生的話匣子:“米其林從1923年首屆勒芒耐力賽就參與其中,迄今已經有超過90年的經驗和技術積累。米其林現在還為國際汽聯全新的電動方程式提供既節能又耐用的賽道輪胎;在亞洲,我們也積極參與到保時捷卡雷拉杯和奧迪R8 LMS Cup中。”
最重要的是,他和米其林都實現了這一點,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