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內輪胎銷售低迷
2024年上半年,國內輪胎銷售市場呈現出一片低迷的景象。國內需求依然疲軟,高庫存和原材料上漲的成本壓力讓輪胎企業倍感壓力。
國內輪胎市場雖然還在增長,但在產能過剩下,競爭依然非常激烈,在卡客車輪胎價格已經“躺平在地板”之后。
乘用車胎領域,各大輪胎企業為了保銷量,也開啟了新一輪降價促銷。
2、輪胎原材料持續高位
輪胎原材料價格的持續高位是制約輪胎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天然橡膠和炭黑等關鍵原材料的價格波動,對輪胎生產成本產生了直接影響。
在2023年第四季度,由于東南亞的強降雨等自然災害導致供應緊張,天然橡膠價格大幅上漲。
據6月底播出的央視財經報道,連日來國內的天然橡膠價格一路走高。以核心品類上海全乳膠為例,截止到6月25號,上海市場全乳膠的價格是14525元/噸,同比漲幅達到23.09%。
同時,合成橡膠、炭黑等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進一步推高了輪胎的生產成本。這使得輪胎企業在定價上更加謹慎,同時也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3、多家輪胎企業降價促銷
為了應對銷售低迷和原材料成本上漲的雙重壓力,多家輪胎企業從6月份開始了降價促銷。
6月份,各大輪胎廠家加大了促銷力度。據“我的輪胎網”數據顯示,其中小胎市場,德國馬牌、倍耐力、鄧祿普、中策橡膠、普利司通、瑪吉斯在一些市場推出了促銷、回款獎勵、跌價、取消進貨返利等一些政策。
進入7月份后,多家輪胎企業在促銷的同時,價格也出現下降。據數據顯示,米其林、鄧祿普、瑪吉斯、中策朝陽本月部分產品價格下跌,其中米其林體現為18寸及以上產品,下調平臺售價的同時將部分獎勵折入。
降價促銷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了輪胎企業的銷售壓力,提高了產品銷量。然而,這種策略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一方面,降價促銷可能導致企業利潤下降,影響企業的長期發展。另一方面,過度的價格戰也可能破壞市場秩序,損害行業利益。
因此,輪胎企業在采取降價促銷策略時,需要權衡利弊,制定合理的營銷策略。各大經銷商門店老板在進貨時,也要合理安排,避免價格波動對經營的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