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6日從在此間召開的全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工作會上獲悉,我國目前的廢舊輪胎回收主要由進城拾荒者根據市場需求有選擇地回收,這種自發的回收集散市場存在許多問題。
據中國輪胎翻修與循環利用協會會長姜治云介紹,問題之一是回收渠道不暢,不能充分回收廢舊輪胎,大量鋼絲子午胎和距離遠、不賺錢的輪胎無法回收,特別是礦山、水利施工工地的廢舊輪胎; 二是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部分經加工后剝下的胎側膠及一些難以加工的胎體被隨意丟棄,輪胎子口幾乎都被燒掉,環境污染嚴重; 三是自發形成的集散地生產技術設備原始,資源利用率低; 四是管理混亂,環境污染、衛生安全隱患突出; 五是無序回收集散方式造成廢舊輪胎多次往返運輸,增加處理成本。 姜治云建議,盡快出臺《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管理條例》,將廢舊輪胎資源回收利用逐步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 建立廢舊輪胎回收處理收費與補償機制。按照“污染者付費、利用者補償”的原則,解決我國廢舊輪胎回收利用與技術開發的資金來源問題。 將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納入社會發展建設規劃。各級政府根據本地區社會汽車保有量及廢舊輪胎產生量規劃建設廢舊輪胎回收集散中心和回收網絡,并嚴格控制廢舊輪胎加工處理企業的排放,防止二次污染和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