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路政局發布《北京市廢胎膠粉瀝青及混合料設計施工技術指南》(試行)。今年起,本市道路大修中將推廣使用經過加工處理的廢舊輪胎粉鋪筑馬路。據悉,使用這項技術不但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大大降低噪音,其效果相當于減少30%的交通流量。
據了解,2005年全國汽車保有量為3300萬輛,廢舊輪胎產生量約為1.2億條,其中,北京產生的廢舊輪胎有790萬條,約17萬噸。預計到2010年,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將達到7000萬輛,廢舊輪胎的產生量將達到2億條,屆時,北京的廢舊輪胎數量也將在2005年的基礎上翻番。
目前,本市廢舊輪胎正在以每年不少于20萬噸的數量增長,然而其中真正能夠進行環保處理的還不足10%。市路政局有關人士介紹,現有的廢舊輪胎大部分用于翻修,生產再生胎,但整個過程使用的脫硫工藝污染大、能耗高,不利于環保。此外,在部分農村地區盛行的“土法煉油”回收廢舊輪胎的方式污染更為嚴重。“只需挖個坑,起個灶,就直接把廢舊輪胎扔進去加熱,產生的硫嚴重影響空氣質量。”
來自國家環保總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全國廢輪胎土法煉油以及再生膠生產排放的二氧化硫達到48萬噸,每噸廢輪胎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硫達200千克。大量廢渣、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為貫徹落實“發展循環經濟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近兩年,市路政局將“利用廢舊輪胎生產膠粉”作為一項新課題進行研究,主要是利用物理方式將廢舊輪胎磨成顆粒,加入瀝青混合料,再用于鋪路,十分環保。目前,這項技術已應用到四環路和京通快速路大修工程中。作為高等級路面,修路造價降低了10%至20%,路面噪音也降低了2至4分貝,相當于降低了30%左右的交通流量。這意味著,如果路面有1萬輛汽車通過,其中3000輛汽車與路面磨擦產生的噪音被削減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