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冶恩菲設計的內蒙古巴彥淖爾紫金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鋅冶煉項目第一批鋅錠出爐,這標志著該項目主體流程全線打通正式投產。從動工興建到投料生產僅用了14個月,從投料試車到流程貫通出產品僅用了短短的50天,創造了國內煉鋅行業建設速度最快、投產時間最短的記錄。
巴彥淖爾紫金年產10萬噸鋅冶煉廠由中冶恩菲設計,采用國際先進的熱酸浸出-低污染沉礬除鐵濕法煉鋅工藝。工程于2005年4月底動工,工程建設者克服了時間緊任務重、冬季漫長、有效施工期短的問題和困難,去年入冬前實現了主體工程封閉和供曖的目標,今年5月主體工程和設備安裝基本結束進入聯動試車。5月29日焙燒系統正式投料生產,6月份濕法系統聯動試車開始生產,7月初電解系統送電運行。在流程貫通過程中,針對鋅精礦含Fe大于13%、浸出后中上清液含Co大于60mg/升的行業技術難題,中國恩菲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成立沉鐵、除鈷攻關組,成功解決了浸出過程除高鐵的問題,大膽嘗試成功解決了Co含量嚴重超標的難題,使沉Fe、除Co這個煉鋅行業的難題在短期內就得到攻克。
巴彥淖爾紫金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由香港上市的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成立,目前已在內蒙古巴彥淖爾擁有鋅礦山企業一座,占有鋅資源金屬量60萬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