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今年以來國內車市異常火爆,但是我國車企的出口業務卻不容樂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累計出口汽車16.06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58.22%,出口創匯金額23.57億美元,同比下降52.84%。與整車出口不同,我國汽車零部件產品的出口則呈現快速復蘇跡象,其中行駛系統零部件今年上半年的出口額同比增長5.03%。
專家認為,我國汽車業出口未來將呈現整車慢熱,零部件加速復蘇的結構性回暖狀態。在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情況下,我國整車企業亟待轉變出口貿易方式,改簡單的一般貿易出口為生產出口、技術出口、產業鏈出口,方能更好的抵御金融危機沖擊,化解貿易糾紛。
整車零部件兩極分化
上半年,國內汽車業出口可謂損失慘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上半年汽車商品出口形勢的總結稱,“整車出口表現低迷,主導車型全面下降;出口貿易大幅下滑,順差明顯減少,各主要出口國金額均呈明顯下降。”
今年上半年,全國整車出口累計創匯金額23.5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2.84%;加上零部件后,汽車產品累計出口總額156.05億美元,仍同比下降37.02%。
從環比數據看,我國整車出口已經在今年5月份止跌企穩,結束了從去年8月以來長達九個月的環比下降,5月和6月的環比增長率分別為14.28%和9.21%,但是從絕對數量來看,上半年整車出口量較去年同期的下跌幅度高達58.22%。
與整車出口低迷不同,國內汽車零部件廠商由于競爭力較強,正跟隨歐美汽車消費市場的回暖加速復蘇。今年上半年,以輪胎、輪轂等為主的行駛系統零部件產品累計出口金額52.6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03%。而發動機零部件產品由于與整車緊密配套,成為上半年下降幅度最大的零部件品種,出口金額下降24.73%,但仍大大好于整車的情況。
機電商會汽車分會副秘書長傅培昭分析認為,整車與零部件兩極分化的格局主要集中于三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兩者針對的出口市場不同,整車汽車出口的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受金融危機影響程度高,且貨幣貶值幅度也大,復蘇緩慢,而零部件企業主要出口歐美國家,汽車市場相對成熟;其二,兩者貿易模式不一樣,整車出口均采取一般貿易出口,而零部件則是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各占一定比例,在金融危機發生后,一般貿易比例、大幅上升;其三,兩者企業性質不同,整車出口企業大部分為國企,而零部件出口企業中三資企業占到50%以上,出口難度要小于國企。
在展望今年下半年汽車業出口形勢時,傅培昭表示,整車出口仍會逐月復蘇,但幅度不會太大,而零部件企業復蘇態勢要好于整車,這主要得益于歐美國家汽車消費“以舊換新”政策的推出。據德國汽車工業協會8月14日發布,繼6月份歐洲汽車銷量止跌回升后,7月份復蘇勢頭得以延續,西歐市場同比回升5%,達120萬輛,其中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英國市場分別增長30%、3%、6%和2%。英國市場汽車銷量自去年4月份以來首次出現增長。7月份,美國汽車市場實現了99萬輛的銷量,是今年以來的最高點。
金融危機后遺癥
雖然我國汽車業的出口正呈現結構性回暖,但是金融危機的后遺癥——出口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卻極有可能延緩這種復蘇的勢頭。
近日有消息稱,俄羅斯可能延長對進口新車征收30%進口關稅的期限,6月底,烏克蘭議會也決定維持對進口汽車征收13%的臨時進口關稅。這直接導致了我國對東歐市場整車出口數量的急劇下滑。俄羅斯2006-2008年連續三年是我國出口整車金額最高的國家,但今年上半年只排在第15位。
今年1-7月份,在俄羅斯乘用車市場,除了吉利汽車的銷量上升之外,其他國內自主品牌企業全線下挫。統計數據顯示,吉利汽車今年前7月,在俄羅斯市場銷售了5197輛汽車,比去年同期的1011輛,增長了414%,成為在俄羅斯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國產品牌。而去年出口俄羅斯的頭名奇瑞汽車在俄銷量卻大幅下滑,前7月僅銷售1949輛,較去年同期的11336輛,下降了83%。此外,前7月,力帆銷量下降31%,長城下降72%,比亞迪下降75%。
零部件出口的貿易摩擦更加引人矚目。繼海外多國提高整車進口關稅之后,近日美國和歐盟又相繼對我國的輪胎和輪轂等汽車零部件產品展開特保和反傾銷調查。
2009年4月20日,應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申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我國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發起特保調查,并于6月29日提出救濟措施的初步建議,擬對中國輸美輪胎產品連續3年分別加征55%、45%和35%的關稅。此案是美奧巴馬政府對中國發起的首例特保調查,也是案值最大的一起。根據中方統計,2008年中國對美輪胎出口金額約22億美元。
與此同時,歐盟針對中國汽車零部件產品鋁合金輪轂的反傾銷調查案13日正式在歐盟貿易委員會立案調查。一旦中方敗訴,歐盟將連續5年對我國出口到歐盟的鋁車輪加征最高33%的關稅,可能造成我國50多家相關企業的四五萬名職工面臨失業。
機電商會法律部陳惠清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歐盟貿易委員會將在9個月內有一個初裁的結果,如果認定中國鋁輪轂生產企業有傾銷行為,屆時將征收臨時反傾銷稅率,15個月內將會有終裁結果,確定被抽查中國企業的稅率,其他鋁輪轂企業按加權平均稅率征收。”
陳惠清認為,歐盟的這種反傾銷對中國企業很不公平,根本不知道6家起訴的企業是何方神圣,此外,土耳其作為中國鋁輪轂的“成本參照國”,也是對方選擇的。陳惠清呼吁國內鋁輪轂生產廠商召集下游歐洲的整車廠商和代理商共同抗辯,以增加勝算。
汽車出口呼喚金融支持
知情人士透露,商務部正在調研國內多家汽車出口企業,有望在近期出臺促進汽車出口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而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對出口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已成為出口企業共同的訴求。
金融危機以來,令整車出口廠商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就是當地經銷商的資金短缺。中國自主品牌企業出口大都依靠當地的經銷商進行渠道鋪建,但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導致各國信貸緊縮,經銷商貸款困難,與此同時汽車市場銷售低迷,造成經銷商庫存積壓,回款困難,因此很多經銷商都有意退出。
長城汽車今年年初針對海外零售市場日益萎縮的困境,就曾制訂了一系列應對方案,并把海外市場工作的重心放在穩定網絡、穩定經銷商信心上來,具體措施包括“盡可能對經銷商進行融資支持,采取更加靈活和方便的結算方式;對海外經銷商新產品的進貨政策提供額外支持,促使新產品盡快推廣到當地終端;對經銷商參加的海外展會采取直接的資金補貼等措施。”
但是企業對經銷商的資金支持畢竟有限,長城汽車上半年出口整車1.58萬輛,較去年同期的3.07萬輛仍是大幅下滑。
據傅培昭介紹,國外整車企業,尤其是商用車企業在出口海外市場時,普遍采取融資租賃的方式,即購車者可以向租賃公司和小額信貸機構提出申請,由租賃公司出面購買汽車,在貸款還清之前,汽車的所有權屬于租賃公司,購車者可以一邊經營一邊還貸。而我國整車出口企業大都還采取現金支付方式。
此外,歐美日等跨國汽車巨頭的消費金融公司相當成熟,可以向購車者發放貸款,甚至可以先讓購車人免費試用一年。而我國整車汽車消費金融公司才剛剛起步,難以走出國門。因此,傅培昭希望促進汽車出口的政策能夠幫助國內商業銀行能加快海外發展步伐,從而為整車汽車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