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受工信部委托,中國橡膠工業協會7月4日組織開展了《輪胎行業準入條件》的研究制定工作。將于7月底把《準入條件》上報到工信部。工信部計劃8月份正式出臺《準入條件》。
《準入條件》將新增對綠色輪胎、輪胎產品質量的具體標準要求,增加輪胎生產企業能源、資源消耗的具體要求。還提出輪胎企業必須執行“三包”政策,以及對缺陷產品進行召回等內容。此外,將對已達標的輪胎企業建立星級管理模式,企業的產品質量信譽等級與所獲星級成正比。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寶東表示,本次《準入條件》將與歐盟Reach法規和美國標準接軌。從準入條件初步商定內容來看,沒有“三包”的輪胎將逐漸被擠出市場。
對于消費者安全來說,不具“三包”資質的輪胎被稱為“奪命胎”,不能達到安全標準。
然而,這些便宜輪胎也支撐了就業,如果要求地方政府取締,會有很大阻力。“至于是對新增產能作出限制、還是讓不符合條件的輪胎強制退市,是否會上升到政策層面來執行,還是要看最終出爐的標準。”王寶東說。
據悉,工信部將對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進行公告管理。進入公告的輪胎企業,將可以享受國家政策以及銀行支持,以此達到淘汰落后產能、抑制產能過剩以及改變市場監管缺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