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為自身可持續發展設置了具體目標:到2030年輪胎單位產品能耗較2022年降低30%;到2030年輪胎單位產品碳排放較2022年降低30%;輪胎產品中的可持續材料含量2030年提高到40%,2050年提高到100%。賽輪輪胎董事長劉燕華在報告中表示,將持續向全球客戶提供可持續的輪胎產品,同時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同行者共同探索,共建一個健康、共贏、繁榮的可持續發展未來。
近年來,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際一流輪胎企業的共識。無論是出于自身發展的考慮,還是為滿足日益增長的綠色消費需求,綠色生產、綠色工藝和綠色產品已經成為輪胎產業在追求長期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環節。如米其林計劃到2030年輪胎產品的可持續材料比例達到40%,2050年實現輪胎100%由生物來源、可再生或可回收材料制造。普利司通也曾承諾到2030年將回收和可再生材料的使用量增加到40%,并在2050年實現100%使用可持續材料。
對于將“成為在全球范圍內有影響力的輪胎企業”作為企業愿景的賽輪輪胎而言,產業綠色轉型無疑是不容錯過的發展機遇。近年來,賽輪輪胎正加速向世界一流輪胎企業邁進,經濟效益和品牌價值均有顯著提升。在《Tire Business》發布的2023年度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中,賽輪輪胎銷售收入位居全球第12位,在Brand Finance發布的2023年《全球最具價值輪胎品牌榜單》中,賽輪輪胎品牌價值位居全球第11位。報告顯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實踐同樣走在行業前列,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涵蓋了綠色生產、綠色材料研發、綠色產品等多個環節。
在管理架構方面,公司建立了一個多層次的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包括專門的可持續發展領導小組、戰略管理辦公室以及負責跨部門協調的可持續發展工作小組,能夠提高可持續發展工作的專業性和系統性,有助于形成全公司上下共識與合力。
在生產環節方面,賽輪輪胎致力于綠色工廠建設和節能減排。公司成立了綠色工廠管理領導小組與綠色工廠管理辦公室,負責制定、實施與監督綠色工廠的管理規章和制度,確保各工廠的綠色、環保、高效運營。2023年3月,賽輪青島工廠入選工信部公布的“綠色工廠名單”,3款產品入選“綠色設計產品名單”。
2023年,公司實現了生產過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顯著降低,半鋼子午胎單位產品碳排放較2022年下降了10.07%,全鋼子午胎下降9.87%,非公路輪胎更是大幅下降了16.43%。能源管理上,半鋼子午胎單位產品能耗較2022年下降9.89%,全鋼子午胎下降了9.45%,非公路輪胎下降了14.15%。
環保型產品方面,賽輪輪胎是行業最早開展綠色產品研發和制造的輪胎企業之一。在歐洲REACH法規和歐盟標簽法規等綠色環保法規頒布之前,就已不斷探索綠色創新技術,從綠色材料應用、綠色產品設計、綠色工藝、產品終端綠色服務以及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展開全方位技術探索和技術儲備。
可持續材料應用上,賽輪輪胎秉持可持續及循環利用的理念,在輪胎制造中廣泛采用了天然橡膠、人造絲等可再生材料,實現了輪胎原材料的可持續性。公司已掌握在轎車輪胎中使用超過75%可持續材料的技術能力,在卡客車輪胎中使用超過80%的可持續材料的技術能力。
公司環保型代表產品不僅性能優異,在使用中也體現出出色的環保效果。公司“液體黃金”綠色低碳輪胎,采用可再生的白炭黑納米填料取代傳統化石炭黑填料,在耐磨、節油、濕地制動等性能方面表現突出,可大幅提升車主駕乘體驗。
據國際權威測試數據,使用液體黃金轎車輪胎,燃油車百公里油耗可降低8%,節油約0.6L;電動車百公里節電12%。在德國TÜV SÜD針對輪胎產品節油性測試中,液體黃金卡客車輪胎在標載40噸使用條件下,油耗較參與測試的國際一線品牌節油產品降低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