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剛剛迎來25周年生日的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又掀開了自己全新的輝煌篇章,上海大眾第500萬輛轎車superb昊銳在密集的閃光燈下駛下上海大眾汽車三廠的總裝生產線。作為中國目前生產規模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的轎車生產企業,上海大眾25年來披荊斬棘,以累計500萬輛的銷售成績,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光輝歷程和輝煌成就,并為國慶60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
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1984年簽約,是中國改革開放后最早的轎車合資企業,中德雙方投資比例各為50%。經過25年的積累和滾動發展,企業注冊資本已經從最初的1.6億元人民幣增加到115億元人民幣;總資產由最初的3.5億元人民幣增長到超過323億元人民幣。經過一、二、三期工程改造,目前上海大眾已經形成了以上海安亭國際汽車城為總部,覆蓋上海安亭和南京兩大生產基地,包括4個整車生產廠、1個發動機廠、1個技術開發中心和1個模具中心的布局,年生產能力達到66萬輛。
目前上海大眾產品線由桑塔納發展成為包括桑塔納、桑塔納Vista志俊、帕薩特、POLO、途安、LAVIDA朗逸和Octavia明銳、Fabia晶銳、Superb昊銳九大系列。2006年,上海大眾在成功運作大眾品牌的基礎上,正式引入并在中國推出斯柯達品牌,至此上海大眾雙品牌戰略開始全面實施,如今斯柯達品牌也已經成為中國轎車市場的又一股新力量,產品線覆蓋A0至B級車市。上海大眾已經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后中德成功合作的典范,和世界了解中國的一扇窗口。
除此之外,上海大眾始終秉持尊重每一個員工的理念,與所有員工共同發展,回報員工對企業所做的貢獻。憑借出色的人力資源管理及較高的雇員承諾度,上海大眾獲得“2005年中國大學生最佳雇主”、“2006年度最佳雇主獎”、“2007年卓越雇主——中國最適宜工作的公司外資企業最佳雇主”、“ 2008上海地區中國杰出雇主”等多個大獎。
正是在“追求卓越永爭第一”的企業精神和以人為本的理念的推動下,上海大眾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中國轎車企業累計產量的歷史記錄。上海大眾實現第一個百萬輛的突破用了13年時間;隨后,2002年6月突破200萬輛、2005年7月突破300萬輛,2008年1月突破400萬輛,直至2009年10月突破500萬輛,其第五個100萬輛只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在這種銷量不斷加速度增長的態勢下,上海大眾的下一個100萬輛無疑將會來得更快。
建國60年以來,伴隨著新中國的成長,中國汽車工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中國汽車工業獲得了飛躍式發展。作為中國最早的汽車合資企業之一,上海大眾25年的發展凝聚了中國汽車人不懈的夢想與艱難的跋涉。而在這25年的風雨洗禮中,上海大眾已經形成了行業領先、立足未來發展的 “核心競爭力”,包括國內最為完善的自主研發體系和設施完善的技術開發中心、試車場;國際一流水平的生產基地和國內領先的生產制造能力和質量標準;完備的零部件配套系統;最具競爭力的營銷服務網絡和服務理念;把握未來的主動營銷模式和對中國轎車消費市場的準確把握力,以及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這些“核心競爭力”促使上海大眾不斷推出適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成功車型,也無疑將給上海大眾在品牌、研發、技術、產品、市場、銷售諸多方面帶來持續發展的“后勁”,從而給上海大眾未來由大變強奠定堅實的基礎,開創廣闊發展前景。 上海大眾25周年暨500萬輛下線之際,恰逢中國改革開放30年成就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上海大眾的成績既是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成果,也是民族復興事業成果之一,而國慶慶典所蘊含的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巨大精神力量,更將富于上海大眾極大的鼓舞,激勵上海大眾及中國汽車工業以實際行動弘揚慶典精神,進一步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
來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