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效應后如何提升
提起輪胎品牌,我們脫口而出那些大咖的名字,比如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等,我們會想起F1賽道上帥氣的光頭胎,會想起卡車巨人身上能跟我們普通人比個子的大號輪胎。來到廣饒,就來到輪胎的主題樂園,輪胎海海(輪胎海洋),草木皆有輪胎的氣息,也許,這個輪胎城就是這樣熏陶和建設而來的吧。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廣饒的輪胎產業也不是一夜之間發展起來的,廣饒縣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王相花向記者介紹了廣饒輪胎產業發展史:輪胎現在已成為廣饒縣6大支柱行業之首,其歷史已有40多年。廣饒縣最早涉及輪胎行業是在1968年,當時由橡膠密封圈、接頭等業務開始,逐步邁入輪胎行業。到改革開放后,經過思想和技術上的多年沉淀,產品逐漸升級,通過戶與戶聯合、廠與廠間組建公司、公司與公司之間組成集團,一點點擴大規模,如今,全縣子午胎年產能達到1.5億條,占全國的25%以上。
據廣饒縣政府官方數據,廣饒縣橡膠輪胎企業已發展到42(48)家,總資產555億元。形成了以橡膠輪胎為主,集天然橡膠種植、配套設備、工業設計等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
由默默無聞埋頭干事業,發展為大型橡膠產業集群,成為全國重要的子午胎生產和出口基地,從簡單的手工作坊到功能齊全的橡膠企業,風風雨雨40年,廣饒橡膠輪胎產業的歷史都是努力和積淀出來的。廣饒已經把橡膠輪胎產業做大,名聲在外,但產品的技術、品牌的影響力,比起普利司通這樣的大咖,廣饒各企業的路才剛剛起步,他們在慢慢卻清晰的書寫著自己的輝煌歷史。
政策支持,自由發展
橡膠輪胎產業一直都是廣饒政府的掌上明珠,政府一直以來對其支持,為其服務。也許有人會擔心政府的介入會帶來更多的條條框框,冗余的程序也會影響企業效率,從而影響產業的市場化發展,但廣饒縣政府在此方面做的恰到好處,關愛卻不溺愛,在企業政策上,為輪胎企業一路開綠燈,縮短各項手續審批時間,并指導企業間相互交流與合作,聯合采購、技術交流都因政府的撮合而更和諧和美好,同時政府更著眼于產業發展的大局,為企業提供良好的平臺,但也讓企業在市場中自由發展,體味冷暖,以最優的產品和服務走出廣饒,走向世界。
在加快產業發展進程中,政府為橡膠輪胎行業搭建的平臺值得我們重點關注:一是一年一度的中國(廣饒)國際橡膠輪胎暨汽車配件展覽會;二是建立了國家級橡膠輪胎及橡膠制品質檢中心;三是輪胎試驗場的規劃;四是橡膠輪胎物流園區的規劃。4個平臺,從產品的研發測試、質量把關、到產品和品牌的展示、物流配送,整個產銷環節政府都扮演了重要的宏觀調控角色,為輪胎產業中的各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和支持。
記者在行程中相繼走訪了發改委、科技局、商貿局等相關政府部門,在采訪中記者更多的切身體會到政府對扶持輪胎產業的態度和決心。發改局的王局長為我們講述廣饒輪胎產業發展的每一個歷程,有苦有甜,有故事有技術,有擔憂有策略??萍季窒嚓P領導向記者介紹未來幾年的科技項目計劃、引進人才計劃,時間截點、質量,我們聽到的都是詳盡的具體的項目。沒有深入的了解,怎會有如此詳盡的解答,沒有認真的思考,怎會有如此完備的策略,沒有堅決的執行力,怎會有如此扶持的平臺。政府在自己的職能范圍,最大化地進行了宏觀調控,讓整個橡膠輪胎相關企業在發展自身企業的時候有了明確的大方向。
做獨有的產品,創自己的品牌
廣饒橡膠輪胎依靠物美價廉、產業集群化快速發展,無論全國的銷量還是出口的數據近年來都在迅猛增長,但分析起來,其產品競爭力更多的優勢還是在量大價低,產品附加值并不高。我們可以說出盛泰、金宇、德瑞寶,但在錯綜復雜的品牌里,老外們看到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輪胎,廣饒橡膠輪胎產業在發展的同時也認識到存在的不足,創新創牌能力弱,產能結構性過剩。輪胎原創技術少,多為技術模仿,導致產品雷同,差異化和競爭力都較弱。沒有自己的特色,自然會限制品牌的發展,而根據輪胎行業發展趨勢,未來輪胎行業市場將走向細分化、專業化、特色化、綠色化,市場也將進一步細分,產品技術升級、創建品牌,做真正屬于自己的特色產品。激烈的競爭下,廣饒的橡膠輪胎企業時刻保持最旺盛的斗志,政府也沒有只是拿著過去的成績一次次匯報,在近期的政府規劃中,我們看到的是多項扶持和改進政策。
2012年,橡膠輪胎產業被列為山東省自主創新專項重點扶持的9大產業之一,廣饒縣搶抓機遇。2年共組織實施4項重大科技專項項目,已在信息化、新型橡膠材料及應用、新型膠煉技術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在11項關鍵技術中取得突破,通過建立科研中心和新構建先進儀器提升科研能力,并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進人才聚集,科技經費在投資結構中顯著提高也極大促進了產業的科技進步。
各個企業也從前幾年單純的拿來主義,著力打造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產品,越來越多的企業逐年提高研發經費,重點向高性能輪胎、綠色環保輪胎、特種用途輪胎方面發展。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拓展技術思路,如貝斯特化工有限公司與青島科技大學合作研發新產品。產品的品質是實力的象征,品牌的建立則能為產品帶來無窮的力量。品牌的影響力神奇得就如同折個紙船,就變成巨輪,是一種無形的資產附加值,卻也不是一朝一夕,靠品質,靠服務,更靠漫長的時間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