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的供應壓力依舊存在:2005-2008年期間國家大規模增加天然膠種植面積,4年間就新增139萬公頃,考慮到橡膠樹的生長周期,在2012-2016年期間新植橡膠樹進入割膠期,而中國需求增速已開始放緩,這直接導致天然膠從2012年開始進入供應過剩周期。
從數據上可以看出,2015年相對于2014年的割膠面積依然有所增加,這一基本面因素將會壓低天然膠的價格重心,只要價格沒有低到大面積砍伐老膠樹的地步,全球天然膠2015年的產量相對于2014年將難有減少。
下游需求端暫時還顯疲弱,倉單壓力依舊存在:截止到6月30日,青島保稅區庫存下降到11.63萬噸,橡膠各品種庫存量均有下降。具體來看,天然橡膠8.01萬噸,復合膠1.44萬噸,合成膠2.18萬噸。
保稅區庫存下降快速,一是因為隨著進口關稅的提高,下游普遍采用隨買隨賣的策略生產訂單,二是因為融資盤大幅減少。上期所由于國家收儲導致倉單的峰值沒有去年那么高,但是現在同比去年只下降了2萬噸,今年的9月和11月由于上期所交割制度的規則,近期倉單的壓力明顯加重。
三季度行情展望:三季度開始,全球主要產膠國的產量會有所上升,新膠供應的壓力將相對增加,中國海南和云南也將進入旺產季,供應端的壓力不小,只能期待厄爾尼諾作用于供給端。而同時,下游雖然依舊有成品庫存積壓嚴重的問題,但是相對年初來說已經開始逐漸改善,目前的情況是現貨價格相對期貨抗跌性更強。
預計第三季度天然膠運行區間大概在11500-16500區間震蕩,上漲的驅動在于厄爾尼諾,下跌的驅動在于實體經濟繼續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