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牌輪胎進入中國“水土不服”
近年來關于馬牌輪胎的投訴量增長較快,很多車型都爆出了關于馬牌輪胎的集體投訴,馬牌輪胎是否真的存在質量問題也成了一些車主關注的焦點。
除去生產標準不高、材料上偷工減料的可能,一些輪胎方面的專家表示,有一些國外品牌輪胎確實也存在水土不服的情況,因為國外平整的路面與國內的路況有著較大區(qū)別,適合國外路況的輪胎,在國內的道路上不一定有上佳表現,特別是胎側的耐沖擊力方面顯然有一些問題。
早在2011、2012年國內近期相繼爆出奔馳和雷諾車主集體投訴馬牌輪胎的案例。300多位奔馳車主集體投訴馬牌輪胎,所購的奔馳車所配的馬牌輪胎出現了鼓包、凹陷的問題。
在奔馳車主集體投訴馬牌輪胎的事件中,有車主曾經委托浙江省質檢院對輪胎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受檢輪胎存在簾線扯斷能力低的產品缺陷,不適應在路況較差的道路行駛,易產生輪胎鼓包。雖然包括馬牌輪胎中國銷售公司、奔馳中國在內的各方對此結果并不認同。
國內部分雷諾科雷傲車主也集中反映了類似問題,且集中于2010年下半年科雷傲全系及2012款豪華版,輪胎也為馬牌,包括了法國產LXSPORT型號和法產CC型號。雷諾汽車對上述事件做出了積極回應,但始終沒有見到馬牌輪胎廠商的對此事件給出有力的具有說服性的回應。
2015年8月,由于消費者的投訴,《中國質量萬里行》曾報道《德國馬牌輪胎水土不服還是質量有問題》。
2014年的5月18日,呼和浩特的范先生以每條830元價格更換兩條馬牌輪胎,剛開始在行駛過程中發(fā)現胎噪比較大,到2015年3月份,范先生發(fā)現兩條馬牌輪胎上往下掉顆粒瓣,再次去馬牌授權店交涉,得到的答復是,“我們輪胎沒問題,可能是你們走的路不對,導致輪胎受傷”。輪胎廠家檢測,并取樣后送廠家化驗后,出具“異常磨損”報告。
重慶秦先生2013年8月15日購指南者,行駛1.38萬公里。2014年8月10日從川藏線(318國道)的理塘返回,進4S店發(fā)現右前輪輪胎(馬牌)約鼓4厘米大小的小包。4S店說,輪胎不在整車的質保范圍內,輪胎廠有使用一年或2萬公里的質保,但是意外損壞不屬于質保范圍。于是采用先付款維修,在向輪胎廠申請質保。輪胎廠家出具意外損壞(外力沖擊導致胎體受損)報告(NO:W14081400330),拒絕質保。
呼和浩特范先生和重慶秦先生反映的輪胎問題報道后,馬牌輪胎向《中國質量萬里行》反饋,兩例輪胎投訴問題廠家以同用戶協(xié)商,協(xié)助用戶解決了問題,原因是用戶使用不當,并不承認輪胎存在質量問題。
輪胎質量抽查檢驗:馬牌不合格
近日,廣東省工商局通報2015-2016年度流通領域汽車輪胎商品質量抽查檢驗情況,共抽取了72家經銷單位的119組汽車輪胎樣本,涉及生產企業(yè)78家。
這次抽查的高速性能項目,馬牌輪胎檢測結果出現在高速性能項目上很少出現的輪胎異常變形的情況,產品不合格。
被抽檢馬牌輪胎是有大陸馬牌輪胎(合肥)有限公司生產的185/60R14 62H型號,處理結果為該商品生產單位已自行整改,并更改了新上市商品的外觀標識。
該項目抽檢不合格產品還涉及錦湖、金宇兩家知名品牌。
據專業(yè)人士稱,質量合格輪胎在行駛不到一萬公里時發(fā)生輪胎鼓包的概率非常小,但馬牌在中國的銷售公司在接到投訴后,幾乎無一例外地否認其存在質量缺陷,拒絕對消費者負責。
有媒體公開呼吁:輪胎的問題從來都不是小事,我們希望任何一家輪胎生產企業(yè)都能認真對待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解決。馬牌盡管是一家世界級的企業(yè),品牌口碑一直很好,在這個問題上也不能例外。
20組輪胎不合格開車上路不能裝
經廣東省工商局檢驗發(fā)現不合格的共有20組,其中純標簽不合格的為11組,抽檢發(fā)現不合格率為16.8%。
這次抽查的高速性能項目發(fā)現的3組不合格均在轎車輪胎中,分別涉及馬牌、錦湖、金宇等知名企業(yè),3款輪胎檢測結果均出現了在高速性能項目上很少出現的輪胎異常變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