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業界預計今年進口車市恐將下降10%的悲觀判斷言猶在耳,但前6個月進口車市上牌量的表現卻出乎預料,同比增長15.58%。與往年不同,這種銷量上揚幾乎全部來自SUV車型。今年進口車市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見的市場變局。
在上周舉行的“2009進口汽車博覽會”上,中國進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公布了《中國進口汽車市場2009年夏季報告》(下稱《報告》),《報告》中顯示,1~6月份,海關進口量是14.1萬輛,同比下降34%,但進口車上牌量卻達到15.3萬輛,同比增長15.58%。
對于這個看似矛盾的數據,中國進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丁宏祥接受CBN記者采訪時解釋道,主要原因是今年上半年進口車行業的去庫存化。
“去年年底由于大排量消費稅政策的調整,對于排量4.0L以上的進口車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下,去年年底進口車市場普遍的庫存數為3~4個月的銷量,有的甚至已經達到5個月,今年上半年一直在去庫存化,到了年中去庫存化已經結束。”丁宏祥表示。
由于受消費稅提高等政策影響較大,年初業界預測今年的進口車市場將不會延續前幾年30%以上的高速增長,高溫將退甚至會達到冰點,但是上半年市場需求卻出乎此前預測,丁宏祥認為原因一方面在于年初各經銷商比較謹慎,訂車數量有所減少,另一方面在于市場的確比預期的要好。
值得注意的是,上牌量同比增長15.5%的增幅中,幾乎全部來自于SUV車型。《報告》中顯示,目前SUV已經是進口車的主流車型,占進口車總量55.4%。上半年不同車型的上牌量增幅統計顯示,SUV車型同比增長31.5%,而轎車累計上牌 5.54萬輛,同比僅增1.4%。
丁宏祥認為,進口車市場進入了SUV為主的時代,實際上各個品牌都已經將SUV車型作為新車型引入的重點,最近也陸續有很多品牌向中國市場投放進口SUV。但是他也對此感到擔憂:“我們現在感覺進口SUV車太熱了,中國市場是不是能夠支撐這么多新車型的引進,值得注意。”
《報告》中另一組數據也頗為引人關注,在大排量車型銷量方面,進口車上牌量增速遠好于國產車。今年上半年國產車市場上,排量在1.6L以上車型銷量同比下降5.6%,但因為目前幾乎所有進口車都在1.6L排量以上,因此15.58%的上牌量增幅遠好于國產車。
大排量車型受政策影響最為明顯,排量大于4.0L的進口車日漸低迷,《報告》顯示,受消費稅提高影響,排量大于4.0L的進口車上牌量同比下跌40%。
從區域結構看,今年上半年經濟發達的沿海省市增速偏低,甚至負增長,如進口車上牌量最大的浙江僅增長2.2%,上牌量靠前的廣東、上海為負增長。而中西部地區增速明顯加快,如內蒙古、陜西同比增長率分別為91.2%和178.1%。“總體上,一級市場下滑3.3%,二級市場增長23%,三級市場增長47%,四級市場增長25%。”丁宏祥介紹道。
今年上半年國內進口車市場均出現異于往年的市場變局,對此,丁宏祥認為,在這個發生重大市場格局變化的階段,無論是廠家還是經銷商,誰調整結構比較快、誰適應政策變化比較快、誰能夠應對競爭對手做出更快調整,誰就可能在中國汽車市場中占有比較有利的位置。
對于下半年進口車市場走勢,丁宏祥認為,下半年政策刺激作用逐步減弱,經濟雖然開始回升但基礎還不是十分穩固,在這種經濟形勢下,經濟增長、消費信心恢復和消費結構升級將成為下半年市場增長的決定因素,“全年上牌量大約在30萬輛,可比去年增長約10%。”
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