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十一五'資源綜合利用指導意見》,確定了以大宗短缺資源、戰略性資源和貴重資源綜合利用,排放量大、存放量大、資源化潛力大的廢棄物的大宗利用和高效利用,以構建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和提高再生資源產業整體水平為重點來確定資源綜合利用重點發展領域。其中,廢舊家電、廢舊輪胎等再生資源產業化工程被明確列為六大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工程之一。國家在政策層面上明確了廢舊輪胎等再生資源的重要性,預示輪胎資源循環利用迎來了政策春天。輪胎循環迫在眉睫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廢舊輪胎的數量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據有關統計,我國每年的廢舊輪胎產生量達1.3億條,居世界第3位。廢舊輪胎大量的產生和總量的持續增長使得廢舊輪胎處理成為一個日益令人關注的產業。尤其是如果廢舊輪胎處理不當,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我國橡膠總消耗量占世界橡膠總消耗量的五分之一以上,橡膠需求通過進口來解決的比重竟然高達70%,作為一項國家戰略性資源儲備,其緊張程度甚至超過石油。而輪胎產業對橡膠的消耗,差不多占了我國橡膠資源總消耗量的60%。因此,大力發展輪胎資源循環利用行業,已經成為日前我國緩解橡膠資源緊張局面的當務之急。回收利用初見成效目前,我國對廢舊輪胎的主要處理方式包括輪胎翻新、生產再生膠、生產膠粉三種。此外,熱裂解作為從最終途徑上完成輪胎資源的循環利用方式,已經在我國局部地區開始應用。輪胎翻新。近幾年來,我國翻胎業發展迅速,其主要生產設備和原材料國產化比率達到90%,2006年我國輪胎翻新量已達到950萬一960萬條。但輪胎翻新的總量只占新胎總產量的4%以下,仍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目前國內翻胎技術已經不是難題,一條合格的翻新輪胎其行駛里程基本上達到甚至超過新胎的行駛里程。翻新1條舊輪胎所消耗的原材料只相當于制造1條同規格新輪胎的15%-30%,消耗的能源為新輪胎的20%-30%,而一次翻新輪胎價格約為新輪胎的50%-80%。盡管翻新輪胎有著很好的性價比優勢,而且有利于節約資源。符合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形勢需要,但是影響我國翻新業發展的因素仍然不少。比如,我國輪胎消費觀念守舊,人們對翻新輪胎的質量不太認可。同時,國內一些小規模的手工作坊生產的假冒翻新輪胎嚴重擾亂了翻胎市場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