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大航運巨頭(MSC、馬士基、達飛、赫伯羅特)已暫停穿越慢的海峽的紅海航線事件刷屏,亞歐之間的航線將避開蘇伊士運河從紅海轉移到途徑南非好望角,據專業人士分析,亞洲到北歐和地中海的航線需要多達十天的航行時間,海運的成本的增加,導致海運費上漲。
據了解,歐洲、北非、中東地區12月底海運報價已經明顯提升,部分一月報價已經翻番。
而國內輪胎出口歐洲占比比較高,歐洲一直是中國出口小客車輪胎最多的大洲,而卡客車輪胎,受雙反等政策影響,中國出口歐洲地區比重相對較小,出口卡客車輪胎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中東是主要目的地。
也就是說,此次海運費上漲,波及到歐洲、中東、非洲等航線,都是國內輪胎出口比較集中的區域。
基于此,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對賽輪和玲瓏的出口歐洲貨物占比、出口是海運還是陸運、出口影響等方面進行了提問。
玲瓏表示:公司出口歐洲的銷量占公司總體海外市場的比例在 20%左右,主要以海運為主。因受紅海局勢影響,多家船公司決定繞道好望角,但目前公司海外訂單未受影響。
同時公司塞爾維亞工廠半鋼即將投產,可以滿足歐洲當地需求,屆時也可以根據實際運力安排從塞爾維亞當地發貨。
公司會持續關注該事件進展,及時做好應對,保障供應鏈穩定。
賽輪表示:公司出口歐洲的產品主要采用 FOB 模式結算,海運費由客戶承擔,因此短期價格上漲未對公司業務造成明顯影響。公司將密切關注相關事件發展。
此外,隆眾資訊對該事件對部分輪胎企業進行了調研:
總體看來,目前對出口沒有明顯的影響,但是部分海外客戶觀望心態加重,對采購積極性有一定的影響,或將對1月的出口量產生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