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隨著俄烏沖突的持續,俄羅斯輪胎消費需求缺口明顯,這給中國輪胎帶來了發展機遇,中國出口至俄羅斯的輪胎數量大幅增加。
俄羅斯先進技術發展中心稱,2023年春季,俄羅斯的進口輪胎主要是來自中國。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3年上半年,中國出口至俄羅斯半鋼胎重量同比增長152%,全鋼胎重量同比增長79%,俄羅斯成為中國輪胎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此外,戰爭的影響,跨國輪胎企業在俄的經營成本越來越高,許多的外資輪胎企業停產和退出,這給中國輪胎擴大俄羅斯市場帶來了一個新的機遇,俄羅斯正在成為出口新藍海。
據外媒報道,繼西方領先品牌退出俄羅斯市場后,來自中國進口的輪胎占據了俄羅斯大尺寸和特大型輪胎市場主要份額。
近日,來自圣彼得堡VATE公司的一位代表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了上述觀點。
中國輪胎制造商正在俄羅斯增加R49、R51、R57尺寸輪胎的供應。
俄羅斯礦用輪胎用戶也在嘗試轉向中國產品:中國輪胎的價格明顯低于西方品牌輪胎的成本(有時低60%)。此外,買家現在幾乎不看品牌。
我們看到,1公里輪胎行駛里程的成本已經凸顯出來。而事實證明,中國輪胎往往這個指標更好。
該代表指出,只有部分輪胎使用條件特別惡劣的采礦企業還無法拒絕西方生產的優質產品。
在談到俄羅斯輪胎制造商時,其指出,不幸的是,他們尚未生產礦用輪胎。這種類型的輪胎僅由白俄羅斯共和國的 Belshina 企業生產。但從質量上來說,他們并不屬于“頂級梯隊”。而且就產量而言,白俄羅斯企業比中國制造商要遜色很多,中國制造商已經在俄羅斯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并且份額還在不斷增加。
俄羅斯輪胎市場對于中國輪胎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更好的抓住這個機會,還是要看企業的硬實力,同時可以看出,輪胎企業走出去已經成為必然趨勢,輪胎企業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