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倉庫爆滿:“庫容周轉率遠超警戒線”成為常態,資金鏈緊繃如懸絲;
終端門店客流銳減:消費者謹慎消費疊加線上低價沖擊,服務溢價空間被極端壓縮;
利潤空間持續蒸發:各個環節普遍陷入“增收不增利”甚至“量增利減”的尷尬困境。
這一切,或許都指向一個冰冷的事實:舊模式正在坍塌,而新的模式還未站穩腳跟。
因此,品牌/經銷商/門店都在艱難前行探索,找到未來生存的路徑。
“全亂套了”:三大困局直擊傳統命門
1. 品牌價格體系崩壞:大牌光環失色,基本盤瓦解
隨著5月份國際大牌掀起降價潮,國際一線品牌的價格體系也遭遇史無前例的潰敗。
廠家帶頭竄貨、電商低價傾銷、終端門店被套牢,曾經堅挺的品牌溢價在價格戰中層層剝落。
RTM分銷改革陷入困境、經銷合同的價格保護形同虛設,市場陷入“誰守規則誰吃虧”的囚徒困境。
更深層的原因,部分大品牌的焦慮不在于銷量數字的暫時下滑,而是以“品牌為中心、以產定銷、渠道分層壓貨”的傳統渠道銷售路徑走不通了,而符合時代需求的新零售銷售渠道卻沒有建立起來。
如果再不進行自我進化,所謂的大品牌,終將在新零售變革中變成“歷史遺產”。
2. 經銷商積壓之痛:高庫存下的窒息與薄利掙扎
巨大的庫存如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經銷商頭頂。資金被深度套牢,周轉效率低如老牛破車。
更嚴峻的是,廠家的月度、季度壓貨指標并未明顯松動,為完成銷量任務拿返點,經銷商陷入“持續進貨——加大促銷——價格崩盤——利潤消失”的死循環。
部分經銷商坦言,輪胎毛利率甚至降至個位數,利潤源幾乎被庫存成本、物流成本和資金成本吞噬殆盡。
持續流血奔跑,還能跑多久?傳統靠信息差與區域保護的盈利根基徹底動搖。
3. 終端門店失血:低價泥沼中的掙扎與虧損魔咒
線上低價和連鎖快修店的沖擊,迫使許多傳統門店卷入更慘烈的“價格戰”血拼。
本就生存艱難的門店為引流,不得不同樣打出“低于進貨價”的招牌,以核心產品的虧損換取其他服務的微薄可能性,陷入嚴重失血狀態。
更可悲的是,部分門店在線上沖擊下,服務價值變得日益模糊,“免費安裝”漸成標配。“開門就虧”的魔咒籠罩著大批實體零售終端。
當服務都不得不免費奉送,技術、專業和信任的價值該從何處重拾?
亂象之下:舊秩序崩潰與新流通秩序的重生
表象的“混亂”,實質是舊的“廠家-多級代理-終端零售”線性流通鏈條在劇烈解構。
渠道扁平化、消費者主權崛起、以及數字化工具帶來的市場透明化,共同推動了這場變革的核心——全新的商品流通秩序正在陣痛中重建。
1、合力突圍:價值鏈重組,賦能終端銷售
自救的探索已經開始。一些有前瞻意識的廠商意識到渠道銷售的關鍵矛盾點在于終端銷售門店是否符合時代的新要求。只有終端門店賺錢,經銷商才有活路,品牌才能走得更遠。
因此,部分輪胎廠家正在摒棄一刀切的壓貨政策,轉向與經銷商深度協同,共同賦能門店:
廠家收歸輪胎貨權,解放經銷商,讓經銷商變成運營商,為門店建立標準化經營流程、督導門店服務提升、統一營銷帶動門店銷量增長。
比如德國馬牌O2O模式的本質啟示。站在消費者需求角度,倒推改造渠道:改造終端門店、改造經銷商、改造品牌/廠家,最終大家一起根據消費者需求變革,實現增長。
此外,玲瓏輪胎 阿特拉斯卡友之家以“ 統一品牌和產品、統一售價政策、統一運營管理、統一售后和全國聯保、統一營銷和宣傳、統一公益與援助 ”六大統一賦能卡客車輪胎門店。
2、經銷商的探索回歸經銷商的本質——服務終端銷售。
經銷商需由“廠家推銷員”轉型為“門店綜合服務商”,賦能門店銷售增長。
輪胎經銷商的探索較為廣泛,比如:
河北墨霖拿下櫻花乘用車輪胎的全國總代理、邯輪聯合工廠開發“耐磨型卡客車胎”: 從幫工廠鋪貨到渠道轉型為品類深度運營和賦能終端門店。
溫州鑫弘汽配和“ 倉派 ”通過輪胎前置倉實現破局, 將產品快速送達門店,解決門店的備貨難題,同時提升服務效率。
大車隊長 從輪胎租賃切入,逐步延伸至多品類維保服務,再到智能硬件與數據驅動的服務升級,最終通過合伙人模式實現快速擴張。
此外,無人車配送、前置倉模式、數字化管理等新技術和新模式正在不斷重塑輪胎經銷商的運營方式。
3、終端門店做小做精:從“雜貨鋪”到“專家店”
當“亂紀元”成為常態,固守傳統“等客上門、大而全、拼價格”的模式無異于坐以待斃。
2025年,終端門店的生存與發展,必須轉向更聚焦、更主動、更重價值的戰略路徑:業務做小做精、營銷由被動等客到主動約客、服務實現質的提升。
結語:行業劇變之時,“亂”只是表象,更是重構的序章。
輪胎渠道正從線性、割裂的傳統架構向扁平化、協同化、數字化的網狀共生體系嬗變。利潤優先取代規模至上的思路開始深入行業骨髓。
當廠家由鞭策轉為賦能、當經銷商擁抱效率、當門店重拾價值,輪胎行業的新秩序才能沖出廢墟而涅槃重生。
這場變革關乎生存,無人可以置身事外。唯有識變、應變、求變,方能在這“亂紀元”中找到通向未來秩序的新入口——那或許正是中國輪胎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破局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