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國輪胎行業呈現先抑后揚的走勢,年初形勢并不看好,上半年輪胎銷售也不佳,但下半年形勢開始好轉。2013年我國輪胎銷量、出口量、利潤等指標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創3年來最好水平。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首次突破2000萬輛,明顯好于前兩年。
國際方面,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是全球三大橡膠生產國,三國約占全球橡膠總產量的70%。2012年三國曾達成一致,將橡膠出口削減30萬噸,相當于全球產量的3%。不過印尼和馬來西亞在去年3月到期后放棄該措施,泰國則延長至5月31日,到期之后不再延續,但這些措施未能提振膠價。
2013年天然橡膠價格的低位震蕩為輪胎行業盈利提供了保證。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鄧雅俐表示,輪胎行業效益變好主要由于天然橡膠、合成橡膠價格下降,同時,一些企業停掉了落后產品,大力發展優勢主導產品。子午線輪胎、電動自行車胎、強力輸送帶、鋼編管等一批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符合市場需求的高性能產品的產量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從剛剛披露的信息看,2013年輪胎上市公司業績全部增長。目前,滬深兩市共有6家輪胎制造上市企業,分別雙錢股份、風神股份、黔輪胎、青島雙星、佳通輪胎、黃海股份。雙錢股份去年受益安徽公司轎車胎開始放量生產,華泰橡膠、制皂公司系列產品及貿易增加等因素,公司凈利潤比上年增長4.63%。青島雙星凈利潤增長31.70%,其余4家輪胎企業在第三季度也出現了增長。
雖然業績出現不同增長,但記者上網搜索去年證券公司對輪胎行業預測時卻是空白,這意味在過去一年里,多數證券分析師或研究員們并不看好輪胎行業,這或許因為輪胎是成熟的傳統產業,缺乏業績爆發點。
對于2014年輪胎行業的展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做出的預期是:2014年中國汽車產業仍會以8%~12%的速度增長。國際方面,輪胎的大環境向好趨勢明顯。目前,美國經濟正在復蘇,汽車工業逐漸回暖,輪胎需求明顯增加。美國橡膠制造商協會部分專家表示,受失業率下降、房地產業好轉、汽車銷量增加、汽車駕駛里程增加等利好因素影響,2014年僅轎車替換輪胎的需求量就有望增加200萬套。此外,歐洲經濟也正在逐漸擺脫歐債危機影響,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創新高,這些利好因素都將對未來輪胎行業構成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