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聊起“名車”自然不能越過“名車的輪胎”!
市場上比較成熟的輪胎主要有四種:充氣輪胎、實心輪胎、聚氨酯輪胎和免充氣輪胎,其中免充氣輪胎是在性能上最接近充氣輪胎的新品種,即便沒有壓縮空氣可利用,反彈性能依然優異。
為什么免充氣輪胎并未迅速占領市場呢?盡管人們從上個世紀初就開始研究免充氣輪胎,卻都未能實現真正的高速行駛,速度成為免充氣輪胎的發展瓶頸。
但近日,韓國科研所免充氣輪胎研發中心表示,他們終于制造出了世界首款免充氣高速輪胎,有望解決汽車爆胎和充氣輪胎帶來的環保問題。據悉,韓國此次研發的免充氣輪胎已經是第五代,最高可適應130公里/小時,而生活中經濟型轎車的經濟車速是60-80公里/小時,我國高速路限速大多是120公里/小時,可見新型免充氣輪胎完全可以滿足正常駕駛需求。
對免充氣輪胎而言,支撐車身重量的不是空氣而是輪胎構造,胎面和輻條充當普通充氣輪胎中施力的氣壓。別看輪胎中沒空氣,免充氣輪胎的性能和駕駛體驗與普通充氣輪胎并沒有太大區別。
目前這種第五代免充氣輪胎已經通過了耐久性、安全性以及彎道行駛測試。研發人員表示,消費者使用免充氣輪胎,既用不著按時檢查胎壓,也可以避免行駛中發生爆胎,能避免多種交通事故是免充氣輪胎的最大優點。
韓國國內數據顯示,最近四年來,韓國因爆胎導致的交通事故達710起,傷亡人數接近1600人,而我國這一比例更是高達60%-70%,是各種事故中比例最高的一種,因此爆胎是與疲勞駕駛、超速行駛并列的中國道路交通“三大殺手”之一。而免充氣輪胎則消除了一切因充氣過足、不足、輪胎有裂紋或者被刺穿所帶來的安全隱患,從根源上避免了爆胎事件。
免充氣輪胎還具有環保優點,它由被譽為第五大塑料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制成。這種材料壽命長,耐溫性好,無毒、無味、無污染,可以代替橡膠、塑料、尼龍等。在制作中,由于整只輪胎只使用一種材料,所以生產流程由原來的8個縮減為4個,減少了有害物質排放,同時,還使輪胎的回收利用更方便,從生產到回收的整體能源消耗比原來下降30%。
盡管目前其商業化進程還未完全展開,但可以確定,綠色免充氣高速輪胎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環保人士的購車標準之一。